几个小时的颠簸之后,终于回到美丽宁静的小山村。车送我到镇上时,我晕晕的,想吐又吐不出来。但是当我下车看见正在镇上做生意的母亲满脸心疼的跑过来接我的行李,嘴里不住地说“怕晕车晕得不行了你,快进去休息。”我就突然觉得我又恢复了大半。
其实坐了这么多年的车,再会晕车的人也锻炼得没那么脆弱了。但是母亲总是这样,她总是觉得你是在硬撑,所以一个劲的让我按照她的爱意办事,好吧好吧,那我且先坐下来飘一飘我的灵魂。
休息得差不多了,我就讲我先回家,父亲正好也来了,就说开车送我回去,但是终究抵不过我想要走路回去的愿望,于是乎,十几一二十分钟的路程让我美美地体验了一把乡村之宁静惬意。
回到家,弟弟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你怎么回来了”(弟弟和我是同样的年级,只不过他们大学前一个星期就放假了)面对弟弟的询问,我哭笑不得,心想:果然是理科生,他这是什么烂技的开场白啊。
晚上和弟弟一起弄完晚饭,正好父母回来了,我端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叫到:“可以吃饭啦”,感觉好温暖。
吃完饭跑到爷爷奶奶家,奶奶一如往常一样,“你回来了,儿!回来多久了?”“好几个小时了。”爷爷本来没在的,但是他从另一间屋走过来。然后我不晓得我是说了一个什么东西,总之就是爷爷又打开了他的话匣子,开始跟我讲历史上的那些东西……
回家真好啊!
睡了一觉醒来,整理我手机便签里的文字,发现曾经写的一篇几百字的作业,其内容貌似也可以浅浅发一下,于是就顺便把它放在下面啦:
《教师职业道德》这门课总是让我反问自己:作为师范生,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是怎样看的呢?
说实话,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是十分敬仰的,而我对教师职业最初的认识来源于《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最初看这部电视剧时,我是跟着我父亲一起看的,那时我才只有几岁,但是里面有一段关于教师的一段话却令当时的我很震撼。以至于后来我来学师范时,还特地重刷了一遍,并把里面的话记了下来。
那段剧情是这样的:开学时,杨昌济老师问同学们他们的理想是什么,当他问到毛泽东时,毛泽东回答不知道,说自己还在求索之中。但是他马上反问了杨昌济老师:“老师,您的理想是什么?”杨昌济老师很郑重地于黑板上写到:“自闭桃源称太古,欲在大木柱长天。”然后补充到:“杨某平生,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愿于诸君之中得一二良才,栽得参天之大木,为我百年积弱之中华,撑起一片自应自强的天空,则吾愿足矣。”
不管真正毛泽东求学的那个年代杨老师是怎么说的,但是这句段话真的很激励人,也非常的接地气。正如我们现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所指出的那样:“教师职业选择以及职业道德的修养都是与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亦即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的”,这段话深刻地体现了教师“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幸福感和为国育才的成就感。
有人说:“教师这个职业是是发不了财的。”但是我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崇高与纯洁的意义,假如眼中只有利益与私欲,那人和只会满足于物欲的动物,又有何分别呢?林文忠公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作为师范生,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初心,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情操,争取未来自己能成才,更有能力为祖国人才培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明珠镶嵌在树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