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咸,是阮籍的侄儿,人称叔侄为“大阮小阮”。阮咸留有《律议》、《与姑书》等作品,还精通音律,有“妙达八音”的美誉。
阮咸善弹琵琶,尤其是长颈琵琶。他发明了一种圆形共鸣箱的民族乐器,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称为“阮”。

一、与猪酣饮
有一次,阮咸喝酒喝得兴起时,将手里的杯换成了大盆,与大家喝个痛快。突然,有一群猪冲了过来,将头伸进他们的盆子里痛饮。众人急忙将猪赶走,唯独阮咸比较淡定,完全没有顾虑。
大家都让阮咸要赶走小猪,但是,他毫不在乎。阮咸说:“天地万物本没有贵贱之分,人为什么就不能跟猪一起喝酒呢?”然后,招呼小猪一起干杯。
阮咸说的很对,天生万物都是独立个体,凭什么人类要比其它生物高贵呢?但和猪同饮,万一得什么病呢?可能古代没有猪瘟吧。
二、南阮北阮,阮咸曝裈
魏晋时期有个习俗,七月七日,各家都要晾晒自家的衣物,通过暴晒来杀菌消毒。可是,这个习俗不知不觉变成了炫富的机会。
有钱人纷纷将绫罗绸缎拿出来晾晒,有的不需要暴晒的,也来晾晾。贫困的不好意思将自家的破衣服拿出来暴晒,因为显得很不光彩。
村里的阮姓是一个大家族,家族里面贫富差距很大。村里的一条大路将村子分成两块,北边是富人区,称为“北阮”;南边是贫民区,称为“南阮”。
七月七这天,他从家里拎出一条大裤子,上面打满了补丁,他用长竹竿撑着,展示在大伙面前。裤衩挂在竹竿上,仿佛是一面抗议贫富悬殊的旗帜,肆意招摇着。
这就是“南阮北阮”、 “阮咸曝裈” 的典故出处。
裈(kun一声),古代指裤子。
三、骑驴追婢
《晋书•阮咸传》中记载一段:“素幸姑之婢,姑当归于夫家,初云留婢,既而自从去。时方有客,咸闻之,遽借客驴追婢,既及,与婢累骑而还,论者甚非之。”
阮咸的母亲过世后,姑母前来奔丧,带来一个婢女,她是鲜卑族。没想到,阮咸竟然看上了这个婢女。
丧礼结束,姑母带着婢女要离开了。阮咸着急了,他赶紧向邻居借了一头驴,追赶过去。姑母无奈成全了他。
众人见到阮咸着急去追一个异族下人,感到非常奇怪。阮咸回应说:“这是我们家传宗接代的希望,”后来他娶了这位婢女,这就是后来阮孚的母亲。
鲜卑族在那时地位很低,而且女孩又是婢女,双重的低下。但是,阮咸不顾世俗的眼光,执意要将其娶回家,这必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与猪酣饮”,体现出阮咸提倡人与自然和谐。“阮咸曝裈”是他用来抗议贫富的差距、“骑驴追婢”是不论出身贵贱、忠贞于爱情。这正是老子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也是当今西方国家价值理念的体现。
美国有自由女神,阮咸主张众生平等,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化身,就叫他“自由男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