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的理发师
我所居住的小区没有理发店,临近的新河小区却有三,四家。
在众多业主的强烈要求下,小区最近开了西门,进入新河小区方便多了。出西门左拐,我忽然发现了五个红油漆写的大字,小马理发店。我住在三汊河已经十几年了,这个小区的几家理发店,我都去剃过头,从来不知道还有一个小马理发店。眼看着腊月就要过完了,我得理个发,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
还是先去小高理发店看看,如果人多排队,我再来小马理发店,毕竟没有在小马手上剃过头,万一剃滑边了,搞的见不得人,伤自尊。小高理发店坐满了顾客,四,五个人排队等候,其中两位二大妈烫发焗油,没有两三个小时下不来,我是等不急的,不过小高手艺好,为人又谦和,许多顾客宁愿等,也不去小区的其他理发店,再加上靠近菜场,人气旺,小高理发店每天8点开门,中午不歇,老婆帮着打下手,上下发卡,洗头加焗油,所以小高的收入不菲,年前刚刚买了一辆私家车,平时很少用车,停在理发店门口供人 观赏,龙江那里还有套房子出租,江宁乡下还有别墅,可惜没有时间去度假,只在春节回去几天,和兄弟姐妹团聚,把酒话桑蔴。今天看来不能等了,小高陪着笑脸向我打招呼,让我吃过中饭再去看看。我只好拔腿走人。
小区里还有家新开的长江理发店,生意也不错,也是为老顾客服务;另有一家是一位女理发师开的,姓什么,没有问,只见门上也用大红油漆写着:燕子理发店。燕子是江浦人,嫁到三汊河来的,生了一个男娃,公婆视为掌上明珠,已经读初中了,兴趣班上了好几个,什么数学,英语,也花钱去上,上一堂课的费用,相当于剃10个头的收入。孩子教育放在首位,生意放在其次,金陵小区有房子,不是名校的学区,晚上一家三口回家睡觉,白天借婆家的披子做生意,她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找她剃头,难免吃闭门羹。燕子是个话痨,韶的不歇,最感兴趣的话题,要数孩子的教育,她担心儿子高中考不上名校,落后于人。她还注重儿子的素质培养,利用暑假带着孩子去了一趟大凉山,体验偏远山区孩子的艰苦生活,帮孩子励志。她的手艺不能与小高比,可她为我修面很仔细,小手在你的脸上摸过来摸过去,不把残留的胡茬刮干净,不丢手。今天是星期天,她又陪儿子上课去了,我只有找小马去了。
小马理发店地处小区的旮旮旯,客人少多了,我走进去,他在吃香蕉,见我来理发,三口并着两口,把一根厄瓜多尔的进口香蕉吞下肚,我说:“不急,慢慢吃”,他笑笑,用桔红色的围裙把理发椅子掸一掸,让我做上去,听他的说话的口音,无疑是下关的方言。乍一看,看不出年龄,估计五十郎当岁,他说,他是1955年生人,领了好几年退休工资了。
小马师傅把电推子插上电源,第一推子下去,站在边上的老婆不放心了,怕他推的太上,刚要多嘴,小马师傅打断她的话说,我从18岁就学剃头,干了40多年理发,不用你教,完事了,包你们满意。紧接着一手用剪子,一手用梳子,嚓嚓嚓,嚓嚓嚓,梳过来,剪过去,十几个来回,一头的白色乱发,被他修建的服服贴贴。
早年,他在下关五洲理发店做事,后又改名洪流理发店,再后来下岗单干。我说凭你的手艺为什么不在临街开一间理发店,生意不会差。他说:“他现在只替老顾客剃头,都忙不过来,现在年轻人不入行,带不到徒弟,年轻的理发师往往服务不到位,有的老顾客专门找他理发,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住在迈皋桥,剃头只认他,八十多岁的时候自己坐公交车来找我理发,如今走不动了,两个儿子轮流开车送他来剃头。我忽然想到一句俗语:“穷在街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小马师傅的“富”,指的是他的手艺和服务态度吧?
分手的时候,我对他说:“小马,我应该叫你老马了”,
“客人叫习惯了,不容易改了”
冬至那天,小马的女儿为他添了一个大胖千金,七斤八两。前几年一直不肯生养,35岁了才开怀。小马剃头更有干劲了。
祝小马理发店鼠年春节幸福美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