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546912/a35296437c7f7d5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546912/39c989a8125fe6ef.jpg)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我家村头自留地旁的那口井总是显得深邃而神秘。小时候井边特别热闹,从清晨到傍晚,有洗菜的,有洗衣服的,喝水的,冲凉的,挑水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好不热闹。那口井是父亲和村上的乡亲们亲手挖掘的,当时挖井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井挖了两天,仍然不见水源,有的人动摇了,怀疑此处不会有水源,提议另外选地方再挖,而父亲选择坚持己见,继续深挖,果然到了第四天,汩汩的地下水汹涌喷出。我目睹了这个过程,特别赞叹父亲的远见和定力。每当提及此事,他总会淡然一笑,说道:“挖井就要挖到底,只要深度够了,水自然出来,如果半途而废,前面的功夫就白搭了。”父亲这句话如同种子般深深植入我的心田,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指引明灯。
岁月流转,我步入了社会,参加了工作。就像父亲当年挖井一样,我也选择了深挖这一途径。第一家企业我大学毕业就加入,从最初第一天发宣传资料开始,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在企业各个岗位都经过历练,直到负责一个地区经营。后因平台太小,又不甘于在地市发展,果断辞职,打算考完中级职称后回老家发展。可冥冥中一切都有安排似的,机缘巧合,我有幸加入了现在的企业,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困难,经历了艰辛和汗水。曾经在最困难、最落魄的时候,也曾想过放弃,但每每想起家乡的那口井,想起父亲的那段话,我就坚持了下来,因为我深知只有深入挖掘,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水源。
职业生涯的深挖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磨砺了我的心态。我逐渐明白,无论遇到何种困境,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所收获。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我在工作中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也进一步坚定了我对自己的信念。如今备受企业重用,给了我很多机会和福利,人生中的很多成果都是从工作中得到和收获。这让我想起一句古话“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挖一口井,这也是人生中最好的修炼。
前几天我们致良知平台的班长说咱们学习近750天了,让我惊诧不已,这是继学生生涯之后,学习时间最长,投入时间最多一次。这两天回顾了一下学习历程,盘点了一下学习成果,心里充满了慰藉。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工作开辟了新的天地,家庭方面,孩子们学习自动化运转, 我几乎也没有操过心,家庭关系和谐,家庭成员之间亲密无间。个人成长方面无论是写作水平还是认知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而这一切的呈现来源于在平台“一本正经,一门深入”的学习结果。再次深切体会到深挖的力量,坚持终将遇到美好。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深挖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或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无论是父亲挖井时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精神,还是我在职业生涯中付出的不懈努力,亦或是平台长期熏修学习,让我明白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只有耐心播种,热爱浇灌,默默积累,长期复利,结果才会在路上。让我们进窄门,走远路,深入挖掘,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水源”。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人生就如同挖井一样,太想要一个结果,又不肯持续努力。每挖一个坑,到中途坚持不下去了就要放弃,这种结果注定前功尽弃。与其让自己浮躁地去挖一堆坑,不如沉下心来去深挖一口井。
我们这个时代从不缺聪明人,最缺的恰恰是“笨人”。我们都知道荷花在第29天的时候,才只能开一半;但在第30天时,一晚上就能覆盖整片池塘。挖井也是一样,前30米、60米、120米,都可能看不到水源,但或许在第121米的时候,就能看到一条涌动的地下河流。在得到想要的结果之前,或许我们的眼前是一片黑暗。但只要不放弃,在人生的这口井上一直深挖下去,终有一天,曾流过的泪,受过的苦,都会变成一股股甘泉。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句话: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从来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所有光环的背后,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苦岁月。成功没有什么别的技巧,就是默默地坚持、笨笨地熬。熬过那段无人问津的寒冬,才能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愿我们都能挖到自己的那口深井,让生命的甘泉源源不断地流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