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文学史梳理】
§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
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创刊时间:1915年主编姓名:陈独秀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
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
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五、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
1、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3、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1918年)
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对文学革命的影响:
1、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要求
2、鲁迅:狂人日记 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
3、郭沫若的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精神
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1、《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杨
振声等的白话新小说和康白情、俞平伯的新诗,都是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3、白话文运动取得了胜利,各种新旧报刊相继采用白话文。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
也终于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
九、《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主要内容
1、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2、侧重文学语言形式的改革3、推崇白话小说,同时也表现了对内容的重视历史作用:胡适的“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旗帜鲜明,目标明确,对建
设有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比之晚清白话文运动主要着眼于把白话
作为向群众宣传的语言工具,以及在古诗文的框架内添加一些俗字俗语
是大为进步,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主张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十、《尝试集》(胡适)—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十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易卜生主义》、《谈新诗》的主要内容
1、《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2、《易卜生主义》:介绍了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思想和个性主义
3、《谈新诗》:主张“诗体的大解放”十二、《终身大事》(胡适)—现代最早的白话新剧十三、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1、“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