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思想就像湍急的河流,终日不断地流过我们的头脑。我们每个人都变得日理万机、忙忙碌碌,即使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也还在刷手机、停留在白天的头脑信息流的惯性里,即使睡了,有时候也无法让自己“关机”。我们的注意力被未完成的“计划”和“目标”、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思考”所占据。在实现目标的那一刻,我们似乎马上又有了下一个目标。生活中的光线、气味、声音、味道,以及躯体的感觉都变得了无痕迹。
我们都在头脑的世界里耗尽了能量,不再有多余的力气使用身体创造真实的生活。荒废了身体的后果是无穷无尽的空虚、虚妄和焦虑。生活因而失去了质感。
空心病有时候看起来像是抑郁症,症状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其实这些症状并不突出,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看上去还活得很“快乐”,“干劲十足”。在校园里,他们往往是非常优秀的孩子,或者说,他们是人们眼中的“好孩子”。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会努力维系自己在他人眼里的良好形象。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的,因此他们非常辛苦,疲惫不堪。
价值观是一个人的行动指南。它决定了我们认为做什么是有意义的,做出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它决定了我想要什么、在乎什么,以及我认为什么是重要的。当我们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重要的事,并享受其中的时候,我们就会不断积累情感。
我们的心主宰着我们的观察方式、思考模式和行为举止,无论你逃去到哪里,只要这种方式不改变,同样的问题迟早会再次发生。你若努力地“丢掉”负面的感受,一样会感到空虚。我们的生活陷于困顿、内心忧虑重重的时刻,其实恰恰是找回情感的最好时机。
请接受自己的脆弱和无力,承认自己的渴望和需要,允许自己不懂、不会、暂时没有。要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更擅长,该如何努力去实现愿望。爱自己的前提是看到这个真实的自我状态的方方面面,并努力地让这个“真实”的自己一点点变得越来越好,不要徒劳地追逐一些粉饰自己的标签,不要因为放纵和追求即时满足而让自己在事后陷入更大的空虚和焦虑。
追求能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充实的东西才是爱自己。
一句话感想:
五感的运用太广了,写作里有五感,阅读里有五感,回归身体,是找回自己的时候也用五感。五感无处不在。在书写清单,还有改变人称说法,让我想到之前读过的《规划最好的一年》《生命向前》这2本书,还有我上了愿力课,给未来5年,未来10年的自己写信,也是写上第三人称,当时每天读,力量真的就奇迹般提升,焦虑也得以缓解。每天的察觉自己的身体,也使得自己变得更自信,精力也更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