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疾病的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必不可少。从院感角度,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患者的收益,也基于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所以,简单总结以下自己对抗菌药物的浅薄认识。
根据药物的量效曲线,站在效能的角度,抗菌药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杀菌剂,一类是抑菌剂,如果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尽可能的选用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因为抑菌剂的使用必须结合患者的免疫力来共同清除病原微生物。
站在效价的角度,抗菌药物达到最大效能的剂量通常用MIC表示,不同抗菌药物的MIC就代表了抗菌活性的差别,比如抗肠杆菌,氨基糖苷类的活性就很突出;
图1根据图1,药物1就好比是杀菌剂,药物2就好比是抑菌剂(效能差别);而且药物1比药物2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效价差别)。
那在追求抗菌药物最大抗菌效果的过程中,根据PK/PD过程就出现两类,浓度依赖型、时间依赖型的抗菌药物。
先讲浓度依赖型的抗菌药物,这非常好理解,抗菌效果跟浓度息息相关,浓度越高,抗菌效果更好,当然这个剂量不能超过极量,比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两性霉素等;像氨基糖苷类的使用,临床上推荐将剂量集中起来一次性给药,既增加效果,又减低副作用;这跟消毒剂的使用一样,浓度越高当然杀菌效果更好。
时间依赖型的抗菌药物,比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它不像浓度依赖型的抗菌药物浓度越高活性越强,它只要达到4倍MIC浓度(杀菌浓度)时抗菌活性就已经达到最大,即使再增加浓度也不会增加抗菌效果。这类药物浓度维持在MIC值以上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这就是和浓度依赖型的抗菌药物最大的区别。这是曾经困扰我最大的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首先,从PD角度来讲,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作用于细胞壁类的抗菌药物都是繁殖期杀菌剂,也就是说对于静止期状态的细菌是没有杀菌作用,只有它们进入的繁殖期才会发挥杀菌作用,所以这类抗菌药物的发挥需要经历微生物的静止期——繁殖期,因此它需要一定血药浓度的时间加持。
其次,从PK/PD角度来讲,抑菌剂几乎都是时间依赖型,比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它们都是结合于核糖体的50S、30亚基上,从而发挥抑菌作用。所以,如果不持续维持MIC的抑菌浓度,细菌又会活跃起来。
那在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中,还会有些特别的抗菌药物,存在着较长的PAE药物,如阿奇霉素、万古霉素。
那为什么在时间依赖型的抗菌药物中,会有不同长短的PAE存在???比如,同样作用于细胞壁类两类药物青霉素和万古霉素,同样水溶性强、半衰期短,但为什么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PAE短,而万古霉素长?
按照个人的理解,首先这跟药物与靶点的亲和力相关,越亲密,越能经受住内源性配基的冲击,持续保持抑制作用;其次,跟抑制的通路相关,如果抑制的通路在细菌中的生长繁殖中越占有重要作用,那它的PAE就会越长,比如氨基糖胺类抑制的蛋白合成的全过程,不像其他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抑制的是部分合成过程。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这其实也跟抗菌活性一样,受体结合越亲密,内在活性强,抗菌活性越好。那是不是意味着MIC值与PAE效应存在某种程度的相关性呢?
这就留待之后的资料搜集和验证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