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柔学校竞选大队委,首先是班选,班选报名了五个人,选出来四个参加校选。
柔柔参加班选那天回来,总排名第三,选上了,但是她回来并不十分高兴,因为学生票她得了满票,评委票却只得了两票,评委是由五个人组成的,两个人是学生代表,三个是老师代表。这两个人私下里跟她说,都投给她了,也就意味着,这两票里没有老师的票。而那个排名第五的却得了三票评委票,其中两票是老师票,柔柔不解:为什么老师不投我,却把票投给了一个学习、表现各方面都不如我的人?就因为她的妈妈是家委会的吗?而且,算下来,评委票只有17票,这又是为什么?
我听后,一开始还劝她,反正选上了,也就别管这些了。后来晚上躺床上睡不着,越想越生气,三位老师竟然一位也没有投给孩子?这背后一定有暗箱操作,而且你这暗箱操作的嫌疑也太明显了,气得我一晚上没睡着,我一定得找老师替孩子讨个说法。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找老师了,虽然朋友劝我别找,觉得找了对孩子也不好,但是我实在憋不住,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就一定得理论清楚。但是我没有非常明确的说怀疑她暗箱操作,而是以孩子的名义表达了自己疑问:孩子竞选完回来不开心, 因为没有老师投票给她,而且评委票按理应该是20票,为什么只有17票?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法跟孩子解释,愁坏了。结果她老师说:孩子挺优秀的,也已经通过了班选,就开开心心地准备后面的环节就行了。至于别人怎么想,咱左右不了,而且选举已经过去了,就没必要再追究了。作为老师,经常要面临选这个不选这个的事情,她也挺为难的。至于为什么只有17票,老师没有正面回应。
老师的回应也算不错,最起码她没有否定孩子,而是肯定了孩子的优秀,要是她否定孩子,把屎盆子往孩子头上扣就更显示了她的内心有鬼。同时也强调了自己的为难,并且选举这个事已经过去了,结果也挺好,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别追究了。
理是这么个理,但是,我心里的疑问还是没有解除,反而更胜了,因为老师的回应让我感觉她就只是想让事情赶紧过去,没有解答我内心的疑虑。我就琢磨着得让孩子爸爸参与进来,我们共同再去找老师面谈一下,把心中的疑问说清楚,也请她给我一个说得过去的答复,这事才能翻篇。
后来,朋友劝我说,你认为的不一定就是真相,在这件事情当中,是不是你的情绪比孩子的情绪大?我承认,是的,孩子没有太大的情绪,她只是有疑问,但是没有太多的情绪,总起来说还是开心的。但是我在里面有太多的情绪。我觉得老师暗箱操作,感受到了不公平的味道,就一定要去讨说法。
我向内看,发现其实人生当中我经常会体验到这种感觉。我经常想要当老师心目当中最看好最器重的那个人,一旦我不是,我就会很生老师的气。是的,我因为不公平而生气,也因为自己不是老师心目当中最看重的那个人而生气。我看到了这背后自己的需要是:想要公平正义、想要从老师那得到价值感,而想要从老师那得到价值感的需要更强烈。作为成年人,其实早就接受了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这件事,而不被老师看重所造成的自我价值感的贬损才是这件事当中最击垮我的那个情绪。我看到了这个情绪,并且把这个需要从老师身上收回,不再将老师的做法等同于她不认可孩子,也不再渴求通过老师的肯定来肯定孩子肯定自己,我心中的怒火就基本都消退了,我感觉自己又重新恢复了理性。
但是即便情绪下去后,我左思右想,这个事还是得重视,因为上一次优秀学生的竞选就是出现了这种情况,孩子的学生票比另外一位同学高,但是因为没有得到老师票从而落选了。上次我能理解,因为那个同学是班长,老师也只能投出一票,老师选班长没选柔柔,我也能理解,但是这次五个人选四个人为什么不选柔柔,我想不通。如果这种事情再一次出现呢?这个老师选票的问题已经成为孩子进步路上的一个障碍,而且这个障碍可能已经超出了孩子自己能够解决的范围,作为家长,我得出面去帮孩子清除这个障碍。我得去找老师沟通一下,不假定老师就是有暗箱操作,也不是去兴师问罪的,我就是站在为了孩子发展更好的角度上,倾听一下,孩子哪里发展还有不足,哪里还有上升的空间,如何才能赢得老师的选票。同时,也起到一个警示作用,这次的事情我们不再过多追究了,过去就让它过去吧,但是老师怎么做我们家长是看在眼里的,也绝对不会容许这类事情一再发生,我们不闹事,但是也不怕事,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
方案定好了,我心里也就落定了。找个合适的时间去做就行了。
我与朋友针对这件事继续深究,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是我的低自我价值感在作怪,是我自身的低价值感,幻化出了这样一种情境。这样说可能有点难以理解,听上去有点唯心,我们的心怎么可能会干预客观事实的发生呢?是这样的,就像李松蔚所说,可能这件事的客观发生本身不代表什么,但是我们会利用这件事所呈现出来的苗头,然后加上自身的演绎,讲出来的故事就是我自己的故事版本,换一个人来讲这个故事可能又会是另外的版本了。
我看到了在这个故事当中,我自己的低价值感,我对于老师肯定孩子肯定自己的渴求。当我放了下这个渴求,自己来补足内心的价值感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连想去找老师再次理论理论的冲动也没有了。因为我看到,去找老师再谈,就是因为觉得我第一次谈话老师没有正面回答我,没有充分重视我的需求,所以我要进一步再谈,让她重视这件事,以后也不要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但是,当我内心的价值感升起来后,我就觉得老师也没那么可恶了,我本来是挺喜欢这个老师的,她这样做,应该是有她的理由。我抽个合适的机会再去,不急于一时了,就是那个必须得去理论理论的冲动没了。
好像自己内心价值感丰盈了,就不需要外界来加持自己,对外界的接纳度高了,包容性强了,更能容许别人做自己了,也更能容许周围的事情按照它们本来的样子自然去发展,不试图去控制了,也觉得一切的发生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结果也一定对我不会太糟的,建立起了一种对周围事物、事情发生发展的信任。就是我不去控制和干预,结果也会是不错的。
我一下明白了,为什么越焦虑就越是容易控制,越松弛反而越容易吸引更多的人来到你的身边。我之前的人生当中,总是秉承着我必须要努力,必须要控制自己、尽全力做好自己该做的,然后才能成功这样的信念,所以我会为了事情有个好的结果而竭尽全力,这样做确实是会呈现一定好的结果,但代价就是自己太累了,事事亲力亲为,什么事情都需要操心费力,弄得身边的人也紧张、不松弛。而且一个人的力量毕竟也有限,路就越走越窄了。
实际上,我们需要学会调动身边人的力量共同参与,学会信任,学会合作共赢,学会放手,学会放松地把自己交给宇宙,让一切顺流发生。
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感觉,我感觉我的人生打开了一个新的序章。
所谓从事情当中学习,让坏事变好事就是如此的一种感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