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常年戴个斗笠,雨天却不戴,只挂在背后,太阳辣的时候也不戴,只随手把玩着。后来外公大笔一挥,在斗笠上留下两个大字,“风度”。村里人都不懂,有的人还问我:“娃儿,你外公帽檐上度风是啥意思啊?”外公倒的确是个有风度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2580/65711d6c5107c737.jpg)
唐人有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书,裴文的剑。村中亦有三绝:阎王的螺丝,老刘的年糕,外公的书法。但最受欢迎的还是外公的书法。村里村外的人凡事要写对子都只找我外公。外公也不收钱,只是不在明眼人面前写,但总的有人在旁边打下手,这叫书童,而我,再合适不过了。
外公每次动笔前,必先换上大褂,两窗通透,室内安静,才开始动笔。那时我也不识几个字,纵使外公写的龙飞凤舞,汗流浃背,我也只会一个劲的鼓掌,却把墨汁溅的到处都是。外公也不恼,反倒是慢条斯理地道:娃,书为心画。书法是一种心灵的艺术,是人的精神美的表现。书肇于自然,书法是自然的节奏化。唐张怀瓘论述书法与自然的关系是:“囊括万殊,裁成一相。”而书法的选择也很重要,笔为湖笔,墨只徽墨,纸是宣纸,砚曰端砚,这叫文房四宝。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文房四宝,只知道家畜四宝。每次外公考我文房四宝有哪四宝的时候,我就说猪牛狗鸡,倒是把外公气得不轻。在农村,这些东西才实在。
外公闲时就下地,扛个大锄头,戴着他那个有风度的斗笠,追星赶月也不知疲倦。十五亩花生,八亩芝麻,二十六亩早晚稻,充实着外公的生活。但说实话,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仅够吃穿的。但外公依然干,还干的快乐。
我是从小就挺懂事的,时常帮外公下地干活。大锄头我扛不起,外公便给我做了个小锄头。小锄头挥呀挥,不觉间小锄头变成了大锄头,而大锄头却变得锈迹斑斑,转眼间变成了老锄头。外婆劝外公去外面找件轻松的工作,可外公却推辞:人老了,不愿出去了。可大家都心知肚明,外公就是舍不得他的那些地。我时常想去老家看看外公,但交通不便也就一直没有看成。
后来外公被推荐为村长,外婆坚决反对,担心外公的身体会吃不消。但外公却坚持,而且做了很多利民便民的事情。以至于后来县领导亲自来请外公去县里工作,外公却推辞:我不喜欢叶落归根这个词,因为叶子已经落了没有养分了,再落到土地上只会给土地添堵,何不在自己最年轻的时候“叶茂归根”呢?而我从出生起就在这个村子,至今没有离开它超过两天。我只想在我还有所思想的时候,为村子做点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此外公拒绝了县领导的邀请,依然天天戴着他那有风度的斗笠,老锄头也叮叮当当的跟在后面。村里人都说外公傻,升官都不要,可我却突然明白了什么。
在我十六岁的时候,也就是去年,我外公去世了。没有任何遗产,没有任何遗嘱,也没有任何遗憾,甚至连任何牵挂都没有。最后几桌酒席,几场哭戏就把我外公送走了。我没想到,送别的时候我连一滴眼泪都没有落下,也不知道是人变得麻木了,还是心变得麻木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外公,外婆便咬牙切齿地把家中所有的田地都卖掉了。也许在外婆眼中,是这些田地害了外公。在整理外公的遗物时,我突然发现外公并不是没有任何牵挂。
“外公啊,没想到当年的那把小锄头您还留着呢,小时候您带我下地,却总怕我受伤。每一小会便会转头看看我,外婆说您的颈椎就是那时候坏的。您说过,大锄头要一直保护小锄头,可是,您怎么失言了,您不是最讨厌失言的人吗?”
“外公啊,我知道这是您最喜欢的一幅书法作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那时我看不懂,现在我看懂了,可您却走了。”
“外公啊,这是文房四宝,笔为湖笔,墨只徽墨,纸是宣纸,砚曰端砚。每次您问我文房四宝有哪四宝,我总拿猪牛狗鸡来气您,是我不好,您回来好不好。外孙一定好好跟着您练书法。”
“外公啊,这是您的斗笠,上面的‘风度’是您亲自写的,您教我们要学会坚持做自己,也不要去议论别人,人要有点风度。”
“外公啊,原来这就是您的风度啊。”
“可是外公啊,我好想您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2580/ff72ce82049596c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