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与孩子

作者: 我喜欢的奶茶五块一瓶 | 来源:发表于2018-04-27 21:09 被阅读0次

           读了《看见》中的“双城的创伤”,有强烈的欲望,要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尽管字数可能不会太多。

           大概是确定了自身的职业发展,所以对孩子的事都比较敏感。这篇文章说的是一场学生集体自杀的事件,一个又一个的孩子服毒自杀。十二三岁的孩子敏感而脆弱,他们的友谊真诚而稚嫩。我们常会认为孩子年幼,很多事情都不懂,不该了解,却忘了,我们也是从年幼走过来的,曾经的我们多么渴望快快长大,摆脱成人给我们的束缚,自由飞翔。

           当年这个调查节目背后的隐藏的真相,在这篇文章展现出来。我没有看过当年的报道,这篇文章也已让我了解事情的大致。我很能理解节目的呈现方式,正如柴静所说的,“这是一个新闻媒体的‘政治正确‘”,“以保护大众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个’真相‘”。我想这样的事情,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只适合做出这等程度的报道。毕竟能理解孩子们的情感纠葛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看客都只会发出“才十二三岁怎么就这样”的言论。单元我低估了看客们的素质吧,如此可以说明吃瓜群众都在向积极的一面发展,社会也会因此越来越好。

           很喜欢柴静在节目结尾说的那段话:“双城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成人和孩子相处时总习惯将自己摆在高位,在一个不平等的条件下,又怎能去理解孩子,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别说去打开它了。如此想来,能和孩子做朋友的人是真诚而好相处的人。孩提时代的我们都曾拥有过那些真诚和渴望着平等,后来的现在,是什么让我们把真诚弄丢了,又是什么让我们以我们曾经不喜欢的高度来面对孩子。

           小觑孩子的我们,就如同小觑着当年的自己。这像在一个圆中,我们在重复着当年的历史。有这么一句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我看来,相似的历史是个结果,归根到底,不过是相同的人性罢了。这个事件所涉及的老师、同学、父母和参与案件调查的人员,都是这个案件的推动者,是他们的人性结出了这样的果实。我很想说他们是这出悲剧的祸首,但我知道这并不理性。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他们还未成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因为不成熟而比成人脆弱,但也仅仅是脆弱。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但杜绝溺爱与纵容,那些说孩子小不懂事才犯错的人都只是在为孩子未能正确认识世界而找借口。也因此,孩子的成长更需要我们的用心引导的同时又给予成长的自由,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又能依着他们自然的天性发展。

           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尽管这是一个类似于“世界和平”的愿望,但还是想许。似乎,每多一个许愿的人,世界真的就会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人与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wi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