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手记

作者: 穿大T的左莫 | 来源:发表于2022-02-04 20:52 被阅读0次

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代表温暖、生长,通常在阳历2月4日左右交节,这一天太阳黄经达315,意味着寒冷的冬天即将离去,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

立春三候

初候,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不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

三候,鱼陟负冰。 陟,言积,升也,高也。鱼陟,负冰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

一、东风解冻。冻结,是在冬天形成的,遇到春风化解。不说春风而说东风是来源于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中说,东方属木,木,是火的母亲。东方吹来的风是温暖的,温暖的风吹来,冰冻就化解了;

二、蛰虫始振。蛰,藏起来的意思。振,活动的意思。冬季里密藏起来的动物,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后,苏醒过来,开始动起来了。鲍氏解释:动,只是动了,仍然是没有离开冬藏之处。到了二月,这些冬藏的动物才彻底被春天惊醒而纷纷出来活动了;

三、鱼陟负冰。陟,上升的意思。鱼类在寒冷的冬天是深沉于水底而等待气候转暖。到了正月,阳气上升,鱼类则从水底游向水面并接近了尚未融化的冰面,所以讲是负。

节气诗

咏廿四气诗·立春正月节

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

涧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

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在这冬去春来的日子,阳气回升,律吕交替,天地间物换星移。

水池里鲤鱼在尚未融化的冰块缝隙中游跃,和煦的春风静待着柳树发芽;

暮冬的早梅和残雪也迎来了初春的雨水和朝阳

万事万物都在春光中蕴含着新年的清新,共同欢庆这美好的时光万年长

节气小知识

百草回芽,百病引发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春天应特别注意讲卫生,不能突然减少服装。

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春夏养阳

此时人体内的阳气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向上向外升发,因此,我们应早睡早起,以适应春季阳气初升的特点。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在调摄养生中注意保护阳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春手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ws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