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
昨天你回娘家,
夜晚也未能回来,
这是结婚三十多年,
可谓第一次。
你常说:
父母年迈,
需要陪伴,
可你为了工作,
为了家庭,
如今为了孙女,
更是劳心费力,
没有片刻离开家庭。
连同走亲访友,
也是匆匆而回,
唯恐小孙女吃喝睡不好。
小孙女一旦有些不舒服,
你更是坐立不安,
你自己不舒服,
还心中着急,
忙着寻医问药。
教小孙女,
识字读书,
涉人做事礼貌,
孩子的健康成长,
可谓都是你的功劳。
家庭的饮食起居,
家务劳作,
全靠你打理,
我们都成了吃粮不问差的主。
正是你的勤劳,善良,
养就了我们好吃懒做的习惯。
我们深深意识到这点,
也想多承担一点家务,
为你减负,
一但我们伸手,
你要么让我们歇着,
要么说教评价,
让我们好没心情。
再说:
教育小孙女,
是年轻人的责任,
我们只是帮衬,
我们怎能跑到年轻人前面,
越殂代疱,
让年轻人自由自在,
你垄断一切,
承包所有。
有问题年轻人,
自己会想办法解决。
我们不能想当然,
以我们的观点,
强加在年轻人身上。
咱孙女一家人的宝,
谁都喜欢,
谁都爱,
我们没有原则问题的不同。
年轻人很多做法,
我们虽然看不惯,
也不用横加指责,
如同河东狮吼,
成天挂在嘴边,
经常说会成为咒语,
会应验的。
这是心里效应,
和声细语一样能够沟通,
一样能够起到教育功能。
多说一句大不了,
少说一句小不了,
有理不在声高,
声高烦躁心烦。
遇事三思后行,
冲动是魔鬼,
冲动会失去理智,
智商为零,
结果往往后悔莫及,
伤害的往往还是自己。
一夜未曾好好入睡,
没有你能作陪,
如此怎能任劲,
使出你的犟劲,
再大毕竟孩子,
从小宠爱习惯,
说起都是家长,
就是心善慈悲。
以后还是少操心,
放手年轻人去做,
需要帮忙才伸手,
大可不必事事亲为,
即使稍微差错,
我们不再教育,
人都是在实践中学习,在经受挫折中前进,
给予他们锻炼机会,
他们才能逐渐成长成人。
你何时才能回来?
放下都不是事,
想开心里也就舒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