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7级小教科学
《什么是科学》随笔

《什么是科学》随笔

作者: A槑槑 | 来源:发表于2018-03-12 22:34 被阅读0次

          在读吴国盛老师《什么是科学》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思考过“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我认为“科学是什么”是一个不需要考虑的问题,不是问题的问题,科学是什么?是经过证明的对的、正确的东西。

          在粗略的读了这本书之后,What?科学还有这么多渊源!在这本书中吴老师回到历史深处,还原了科学最为本质的面貌,使我们重新认识和解读“科学”。

          书上指出要真正理解科学,需要进入西方的语境,好比了解一个成年人心理问题,要回到童年时期一样,回到本源去了解。西方科学有前后相继的两种形态,希腊科学和近代科学。希腊理性科学精神源于人文主义和自由。我一直以来认为知识是有用的,有用的才能被称为知识,所以当读到欧几里德的那则小故事时有所触动,它形象地说明了希腊强调的是知识的非实用性,强调自由的知识,科学不是劳动者。而在中国有使用价值的才算是知识,学习没有用的知识,纯属浪费时间和精力。这种功利主义驱使下,我们对科学的理解逐渐走上畸形。我们应该改变这种不恰当观念,重新对科学进行释义,对其有个正确合理的认识。

          书中论述了现代科学的溯源——基督教和数理实验科学。一直以来,都对宗教有误解,认为它与科学是对立的、相反的、不能共存的。宗教是坏的东西,科学才是正义的。然而,也正是基督教的普适性(对外:包容异教,对内:唯实论与唯名论的争锋)为现代科学提供了背景。我对基督教有了全新的认识,基督教于西方好比儒家于中国一样。再者,大学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制度基础,经院哲学为现代科学提供了观念基础,经院哲学的发展引发了理性与信仰的争论,从而导致了唯名论,使得对理性的追求转移到求用的现代科学。由此吴国胜老师提出了一个教育现象:中国的基础教育延续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思路,而大学的制度架构却完全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这句话让我眼前一亮,以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思考过我们学校的制度模式。为什么到了大学就抛弃了我们的传统,去追求西方的自由制度,而且只是形式化。这种不恰当的架构变更大概也是造成中西方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需要的是真正的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在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这个问题上,主要在于对科学的定义不同导致的。中国的科学强调技术,因此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是无科学的。而在博物学的意义上,是有科学的,而且是独特而强大的科学。

          吴国盛老师用整本书来说明什么是科学,让我们对科学重新定义,消除原有的误解。总的来说,科学只是人类描述世界的方式之一,它驱动了社会发展。在书的结语部分,吴国盛老师阐述了追问“科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当今意义。理解科学的渊源,有助于我们对真理的追求,对未知的好奇,有助于激活我们以求知为乐趣的自由心态。(惠雪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科学》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ao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