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悉达罗摩湿瓦 | 《了悟真我之核心教授》第二章(4)

悉达罗摩湿瓦 | 《了悟真我之核心教授》第二章(4)

作者: 大日光 | 来源:发表于2023-07-13 15:51 被阅读0次

第三个身体:因基身

假设我们放下了拥有粗重身以及精微身的想法,并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这两个集合之身是属于一个陌生人的。

但我们还是得必须找到“我是谁?”或者“我在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因基身(Causal Body)的定义。

什么是因基身?

一旦我们踏入了这里,就是一片完全的黑暗。

会不会这个黑暗的无知,就是那个“我”所居住的地方呢?

这确实看起来就像是“我”的大本营,并且“无知”似乎是它所拥有的主要特质或特性。

当然,还是很有希望在这里找到那个不可捉摸的“我”的,就让我们来找找看吧。

在这里找东西,我们像是被蒙住了眼睛,在因基身中,到处都找不到“我”。

在这里,“我”似乎已经放弃了它的“我的”感。

在这里,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称作为“我的”。

每样东西似乎都是彻底沉寂的。那个在粗重身和精微身中骄傲地高声宣称“我,我”的“我”,在这里似乎是彻底沉默了。

“我”好像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故意让找它的人找不到。在因基身内,“我”似乎给自己挖了一条黑暗的沟壑,彻底躲了进去,所以每个寻找它的人就会掉进去,不得不放弃寻找。

亲爱的求道者,不要担心。自性上师既站在你身前,也站在你身后,“他”会带你安全地跨过这条黑暗之沟。

很多学者和博学之士在此都会掉头而去,放弃他们的探寻,因为他们对自性上师的指导缺乏信心。

但是,对你来说,却没有理由像他们一样放弃。

你有一个向导,一个非常强大的上师,一个萨马塔·自性上师(萨马塔意为“有力者”,是在究竟意义上,一个知道本俱功德的人)。

在这个因基身的黑暗中安住,牢牢地立足在那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隐约听到①一个声音说:

“我是这个无知[状态]的见证者。”

就这样,会升起一股勇气,想要抓住这个叫做“我”的贼。

听到了这个说它是无知的见证者的声音后,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个贼就在这里。

他或许就在附近,或者远一点的地方,但他一定是在某个地方——看着无知。”此时,寻找就成为了一种不间断的“看”。怎么做到这个的,下一章再讲。

① 这里的“听到”并不是耳朵听到某个声音,而是采用了比拟的手法,是指求道者会发现有个“见证者”在看着无知。

这个不间断的“见证”,立足于某个超越了空无一物的因基身的地方,也就是在超因身(Mahakarana Body,Great-Causal Body)或者说超越位②(Turya State)之中。

当明白了这个,“我”很快就因为找到了自己而无限欣喜。谁能够描述这种喜悦?在这喜悦中,“我”喊道:“我是梵,我是真我明觉(Self-Knowledge)!”

② 吠檀多将人所处的三种状态,分为醒位(jagrat)、梦位(swapna)、沉睡位(sushupti),并且提出了第四态,叫做“超越位”(turya,或记作turiya),但它并不是一种状态,而是醒、梦、睡这三种状态的基底。

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歌者奥义书》(公元前六至八世纪),不二论的源头经典《蛙氏奥义书》中也如此采用。

这四态和悉达罗摩湿瓦所说的四身(粗重身、精微身、因基身、超因身)可以建立对应关系,但也有不同,比如精微身和因基身并不等同于梦位和沉睡位。特别是因基身,它和沉睡位的区别,在后文中有详细讲解。但是超因身则是完全等价于超越位的。

第四身:超因身(超越位)

那个说“我”的人,实际上就是见证一切的梵。“他”的本性是明觉(Knowledge),“他”是“我在”(I am)之感。

当这种定解稳固之后,就会涌起一股股的极喜之浪。

然后,当极喜退却后,看看发生了什么奇迹。继续深入地参询和思考(Vichara)之后,一个人了悟到:“我之本性甚至不是‘明觉’,

因为正如我是被无明遮蔽了一样,我也被‘明觉’遮蔽。我本来没有任何‘无明’,也没有任何‘明觉’。

无明和明觉都是从‘小我’诞生的,它们被误认为了是我。”

借助如此深入的思考,就能够看到:“无明和明觉都在我之内升起,都指向了我——它们的创造者。

因此,明觉是我的孩子,我是它的父亲,作为明觉的父亲,我是先于它,也有别于它的。”

梵③

③ 这里的标题虽然是“梵”,但其实已经是“超梵”(Parabrahman),即超越了四身之后的那个不是状态的状态,究竟实相。

对“超梵”的讲解,在后文中会展开,此处只是简单概述。

“梵”和“超梵”的区别在于,超梵是有确切的定义的——就是“超越了一切定义、超越一切语言的究竟实相”;

而“梵”这个词,却没有固定的指向,它是“真实”“真相”的代名词,根据求道者的层次,会对“什么是梵”有不同的理解。

悉达罗摩湿瓦在这里采用的教授特点(在第三章中会讲)是次第性的,当你体会到了某一身时,教授师可以暂时地肯定求道者,说这就是“梵”,等求道者稳定了见解之后,再破除他对这一身即梵的认同。

在吠檀多中,“梵”的层次可高可低,有“有相的”“有属性的”梵(saguna Brahman),也有离于一切属性的梵(nirguna Brahman

当这一系列的深入参询,在内在起作用后,“我是梵”的感觉(Aham Brahmasmi),也就是超因身,或者说超越位的真我明觉(Self-Knowledge),也开始退去,直到最后被彻底根除。

于是,“我”就彻底裸露了,没有任何的遮蔽。

到达了这个赤裸之地,已经无法向人描述,也无法描述了。如果你想要对在这里找到的“我”进行描述,或许可以用尽所有字典里面的所有词语,但也不是“我”。

这里的这个“我”,只能够靠“非此,非此④”来表达。

它就是“那个”——照亮了一切可以被称呼为“此”的“那个”。

你可以用语言、句子试图来描绘它,但都不是。不管引生出什么涵义,即便你把它们当做是对“我”的描述,但都不是。如果你不明白现在这些话,那你必须放下语言和概念,沉入深深的“大寂静”⑤(Deep Silence)中,去看“我”是谁。

④ 奥义书中认为,究竟的“梵”是不可能直接认识的,只能通过否定一切可以指认的对象来了解和描绘,即“neti,neti”(不是这个,不是这个)。这一否定的方法,得到了商羯罗的强调,成为不二论吠檀多的一大特征。

要认识梵这种最高实体,就要借助否定或“遮诠”的手法。如《迦塔奥义书》(Katha Up.)6,12中说:“它(梵或阿特曼)是不能用言语,不能用思想,不能用视觉来认识的。”《广林奥义书》4,5,15 中说:“我(阿特曼)不是这样,不是这样。它是非把握的,因为它不能被把握。”《由谁奥义书》(Kena Up.)2,3中说:“那些(说他们)理解它(梵或阿特曼)的人并没有理解它;那些(说他们)没有理解它(梵或阿特曼)的人却理解了它。”也就是说,作为最高实体的梵,它本身是不能有具体属性的,有具体属性的东西是一般的事物,如果你将具体属性看作是梵的属性,那就证明你没有了解梵究竟是什么。只有在不断的否定梵有具体属性的过程中,人们才能体悟到梵为何物。

——姚卫群《奥义书与大乘佛教中相关思想比较》,载于《法音》2008年第12期

⑤ 悉达罗摩湿瓦在下一章的开头解释了“大寂静”,即实相。

相关文章

  • 悉达多

    体验过与妓女伽摩拉的灵、肉之爱,享用过因商人伽摩湿瓦弥而起的富贵荣华,也被对小悉达多的情深难舍所折磨…… 侨文达一...

  • 《悉达多》摘抄

    阿特曼==真我摩罗==内在的烦恼玛耶==虚幻之神 悉达多已经开始在自己身上感觉到了不满的种子,已经开始感觉到父母的...

  • 读书笔记:你会什么?——《悉达多》(阅读第5.6章)

    “你会什么?” 这是悉达多觉醒后重新步入世俗时,林苑的女主人迦摩罗和城中最富庶的商人迦摩施瓦弥相继问他的一句话。 ...

  • 悉达多太子③

    悉达多太子③ 为了众生的幸福与快乐,难道我不应该去探索真理吗?——悉达多太子 净饭王~迦毗罗卫国国王,悉达多太子之...

  • 悉达多太子②

    悉达多太子② 为了众生的幸福与快乐,难道我不应该去探索真理吗?——悉达多太子 净饭王~迦毗罗卫国国王,悉达多太子之...

  • 大随求真言(下)

    第七:大随求大护明王大心陀罗尼:灭定业、现世得大富贵自在 拿摩不达呀 拿摩达了麻呀 拿摩桑嘎呀 拿摩巴嘎瓦...

  • 悉达多太子 目录

    悉达多太子 目录 【悉达多太子】1 【悉达多太子】2 【悉达多太子】3 【悉达多太子】4 【悉达多太子】5 【悉达...

  • 《悉达多》读书笔记四

    你看,迦摩罗,如果你将一粒石子投入水中,石子会沿着最短的路径沉入水底。恰如悉达多有了目标并下定决心。 悉达多什么都...

  • 一地坏水儿(二十)

    最高层确定改开的第二年七月中旬,在摩罗达瓦中学大门口,两张红色大纸赫然帖在办公室朝南的山墙上:摩罗达瓦中学高中录取...

  • 宝箧印陀罗尼

    拿莫 悉地哩呀 地尾噶南 萨瓦 达他噶达南 奥母 部尾吧瓦达瓦利 瓦者利 瓦者泰苏鲁 苏鲁 达拉 达拉 萨瓦 达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悉达罗摩湿瓦 | 《了悟真我之核心教授》第二章(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bp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