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第7篇
今天想写篇关于“自信”的文章,因为我发现缺乏自信其实是很多问题的根源,比如说没有安全感、焦虑、迷茫、消极等等。随着一个人自信心的增加,这些所谓的没有安全感、迷茫和焦虑的问题其实都会慢慢消失。
我觉得,自信与学历、背景以及出身没有太多关系,一个人是否自信只和这两点有关:积极的思维习惯和持续可见的成就感,而这两点又是相辅相成的。只要能够在不断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的同时,让自己拥有持续可见的成就感,那么就一定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我先说说如何培养积极思维习惯。一个人是积极还是消极,主要体现在他对事物的看法上。一件事情发生了,它本身只是一个客观信息,不带有任何积极或者消极意义,你可以从好的一面来解释它,也可以从不好的一面来进行解释,就如我曾经的犹太老板跟我说的那样:“if you look for the good, you will find it, if you look for the bad, you will find it too”。所以,消极的人会习惯性地只看坏的一面,而积极的人则会习惯性地从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点。
从消极的思维习惯转化到积极的思维习惯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这种消极思维,比如说一件事情发生了,消极的人脑子里立马会形成一种消极的解释,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立马意识到这种解释,然后用一种积极的解释去进行替换。举个例子,当有人指出你的错误或者不足时,你潜意识的解释可能是自己太笨了,或者自己不够好,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意识到这种消极解释,并换成一个更积极的解释方式,例如“太好了,我又有通过改正错误来获得成长的机会了”。
关于如何练习积极思维,我有一个不错的方法,这是我从The Artist's Way这本书当中的一个练习——morning pages,获得的灵感。具体来说,就是每天花点时间写日记,把自己一天当中所经历的情绪全都如实地写出来,比如说,今天某某说了什么,让自己感到很受伤,或者某人获得了领导的表扬,自己有些嫉妒等等,让这些情绪都释放出来之后,再给自己换个角色,把刚才说话的自己看成一个内心受伤的“小孩”,自己变成一个需要安慰她的“大人”,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努力去鼓励她,换一种方式去解释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让她学着从积极的角度去看这些事情。我曾经就花了半年的时间,每天写日记,半年之后,我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打不死的小强”,无论生活中发生什么,我总能找到让自己乐观的点,而且积极思维一旦获得之后,就不会再失去了。
当然,光有积极思维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有自信的基础,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让自己拥有持续可见的成就感。这当中有三个关键词,持续、可见、成就感,光有成就感还不够,它还必须是持续和可见的,否则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失,不足以让我们建立自信。
一提到成就感,我们能够想到的可能是工作中的成就,工作中的成就固然重要,它很难达到一个持续的状态,因为工作中的项目一般时间都比较长,而且成功的影响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不一定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如果在工作中难以获得自信,那么我们就需要努力在工作之外寻找持续、可见的成就感,并以此来建立自信。
我觉得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信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打卡的方式来培养一个积极的习惯,比如说早起、读书、运动等等,通过打卡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每天的持续进步。别小看这种打卡方式,它记录的是实实在在的,每天都能看得到的进步,进步虽小,但是积累起来就足以帮助我们建立自信,因为当你看到打开数字每天都在增长,从第10天,到第30天,再到100天的时候,你就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打卡可以先从简单的开始,例如早起、慢慢地可以过渡到读书和写作,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自我提升,让自己拥有真正的实力,要知道实力才是我们自信最重要的“守护神”,因为任何人都会遇到自我怀疑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真正的实力来做支撑——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才华与能力,而这种能力最好也是可见的,也就是说你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最后总结一下,解决缺乏安全感、迷茫和焦虑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拥有自信,自信的前提条件是拥有积极的思维习惯,和持续可见的成就感。我们可以通过日记的方式来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然后用打卡的方式来记录持续、可见的每日进步,当然我们最终还是要让自己拥有真正的实力,而这种实力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要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下篇预告:自我反思时,需要做些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