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本在家里是成包采购的,结果发现自己多虑了,切身体验得出结论,以后一定不要提前给孩子准备作业本。
家里最多的是泛黄的拼音本,特别鸡肋。
孩子能写多少内容呢?原本就不是通过抄作业实现学会的过程。
数学本也有许多,原本用不上的。
一年级开始,老师制定需要的本子格式,都是指定合适的。比如生字本的每一行有几个字都是统一的标准,为了统一批阅。
需要的量是一个学期最多两本。最好包书皮,作业本的塑封包装也是有现成的。按照老师要求的准备。
所以,不要提前准备原本不需要的东西,可有可无的,就不要操心。衣服也有放小的,鞋子也是如此,发现时候已经错过了穿的时候。
课外阅读书籍也是如此,教师没有明确阅读书单,自己给孩子买的书,有时候能够引发兴趣,有时候孩子不喜欢看,也就是一厢情愿,以为买过,孩子就能看到期待的效果。
重要的事情让书籍发挥出价值,应有的价值。
二年级上册,现在开始需要小楷本,看起来老师对查字典的能力具备了,所以逐渐摆脱对拼音的依赖。能力提升是在训练中体验出来的,言传身教,作为家长,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一种榜样引领。
形成写规范汉字的意识。从古文阅读理解和现代诗歌开始认识更多文字的含义,寓言间接传递表达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