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几次我妈给我打微信电话,我都挂掉了。
她语音问:"是不是最近有什么心事"。"没有心事,就是最近有点忙。"
都二十四岁的成年人了,虽然因为一些原因,今年才大学毕业,但不希望母亲在外打工还要为我担忧。仿佛上一刻,我还是那个在春节为了睡懒觉不愿意起床走亲戚,然后和父母吵架的不懂事的小孩,现在已经到了不能够和父母撒娇的年龄。
这几天常常在想,父母、家庭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以前很不喜欢我的家庭,因为我们家没有钱。
小学的时候,别人家有彩色电视机,直到我小学二年级还是三年级,我家才有了一台大姨家淘汰的黑白电视机。那时,大约是零几年。
在我五年级的时候,家里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为这个事情我妈和我爸吵了好几天,让我爸写下保证书,保证以后买一些大件绝对要征求我妈和我的意见。我知道妈妈是心疼钱。
后来上了初中,我永远都是那几件衣服穿来穿去,有一段时间因为我妈忙着干活,我连着三个星期还是一个月没有洗澡,一直穿同一件外套,衣服都有点馊味。班上男同学笑话我。我回家和我妈发了好大一阵脾气,怨她不给我洗澡。
秋衣的袖子烂了,秋裤的裆部烂了,索性都穿在里面,也没人看得见。一直以为妈妈没有注意到,后来考上县高中,她给我买了一套全新的秋衣秋裤,我才知道,原来她一直都是知道的。
再后来我上了大学。因为是传媒学校,大部分同学家里都很有钱,穿衣打扮很有品味、很漂亮,我还是穿着初中高中的衣服。发现有人在背后偷偷笑话我,我当做什么也不知道。
大一的时候,一直觉得很自卑,因为以前虽然也穷,但和班上的同学比差不了太远。大学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我和周围人之间有天堑一样的差距。
大一刚开学,室友经常出去聚餐,她们喊了我两次就没有再喊我了,一顿饭二、三十块钱,每周出去一次,对我来讲太奢侈了。
平时很少社交,也没有什么人脉,到了要实习的时候,什么都不懂,苦哈哈的在网站上投简历、找实习。
不止一个人说我没有职业规划,我确实没有什么职业规划。我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妈妈希望我去做小学老师,舅妈就是老家的小学老师,她一直羡慕舅妈拿铁饭碗,到月就领工资。
很羡慕有的大学同学,父母从大一就已经给她规划好了将来的路线,然后她从大一就开始向目标前进。可是我不知道我将来要干什么?也没有人能够帮我规划,至于所谓的去做小学老师什么的,这也不能算什么职业规划吧。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都会有一个人生导师,告诉你要往哪个方向走,在要放弃的时候鼓励。很可惜,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包括我在内,我们的人生都没有这样一个人物。
我听过一句话,人这一辈子就是在弥补自己童年没有得到的东西,很多时候我都在追求那些,童年缺少的东西。我知道应该放弃这种幼稚的追求,不该这么固执,但我忍不住。
父母在年幼的时候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可以大胆的犯错,长大后离开这个避风港,就不能够为所欲为了,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眼泪躲起来哭,脾气要忍住,对讨厌的人微笑。
以前不懂为什么会有人去谈恋爱,觉得爱情是很无所谓的东西,现在渐渐懂得了,因为早晚要离开父母。可人这种动物又是很需要被爱的,需要感受到有人爱你,关心你,才会有活下去的勇气。
一个被所有人讨厌的人,难以想象她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活下去。
童年,给爱的是母亲,这种爱有时候觉得是一种束缚一种压力。但不得不说在成长的过程中,它就像个发动机,如果没有它,可能都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要长这么大。
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把我妈给我生活费称作发工资,我是为了妈妈去学习的。
以前觉得为了某人学习,是很大的压力,现在明白,它也是责任。
我们为了爱我们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好好照顾自己,好好活着,就是为了让爱我们的人放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