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特别是赚大钱,应该是绝大多数个体追逐的方向。如今跌落神坛的精神导师李笑来就将财富自由定义成:可以不再为了生活必须而出卖时间。
我想,这将会是每一个人的梦想。
从6年前,来到这座西部的小县城,我就开始了财富自由之路的探索。小城市没什么资源,似乎努力工作,追求职业上的晋升成为了实现财富自由的唯一路径。但是,也许是年轻,觉得一座工厂容不下自己的梦想。与其等待职业给自己提供一个平台,不如脱离这个平台去创造一个新的平台。
财富值由之路由此开启。
一、实体
最初来到什邡的初心也是实业救国,制造业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当手头攒了一笔钱之后,蠢蠢欲动。
1、奶茶店
老婆(当年还是女朋友,现在升级了)那时给我说,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家甜品店,看着别人吃到自己亲手调制的五花八门的甜品,就会感到很幸福。这句话我记在了心里。
那会儿还是12年,早已在大城市方兴未艾的奶茶店在什邡却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家。先投资一家奶茶店,赚到钱后,再过度到甜品奶茶一体的小店,由于资金和经验的限制,当时这样做也算是曲线救国吧。
偏偏我又是一个执行力特别强的人,甚至没怎么和当年的女朋友商量,就拉着她到处看铺子,选品牌,半个月之内,就敲定了加盟奶熊奶茶,而这个品牌也仅仅是因为读大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有一家奶熊店,买过那么两次奶茶,感觉还不错,就记住了它。
奶茶店开在围城路,高中对面,除了上学和放学,几乎没什么人影,说白了就是专做学生生意。在开业初期,生意很火爆,那时我还在工厂车间倒班,也就有了大把的时间经营奶茶店,最忙的时候,我们5个人在一个小小的十来平米的店子里忙得满头大汗。当然,火爆的生意也吸引了竞争对手的关注,我们推出的新品被竞争对手买来,复制后用极低的价格再卖出去,奶熊一杯奶茶8块,隔壁的3块,没有收入来源的高中生,非常机智的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818/3adea26898678aeb.png)
当然,我们的主打就是健康,虽然生意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毕竟还是有一部分高中生蛮有消费实力的,加上小姨子也在学校读书,总算还能维持下去。但寒冬终究会来临。
高中部居然不让学生自由出入了,全部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再怎么努力,也抵不住没人,很多时候,看着空荡荡的大街,没有一丝人影,我叹口气,倒掉了即将过期的牛奶。
奶茶店终于在13年的冬天破产了,我和女朋友很落寞的走在大街上,心疼着投入的十万积蓄。可能赵本山的话最能描述我俩的心情:人活着,钱没了。
2、火锅店
其实也是和朋友在一起吃火锅的时候,对菜品进行了一个品头论足。朋友说,既然你对菜品这么了解,老丈人又是搞配送的,具有渠道优势,干嘛不开一家火锅店呢?
当时也算缓了一年时间,手头又有了点积蓄,脑袋一热,管他的,干!大不了再白打工几年。
一直怀疑自己的强执行力是好还是不好,由于汲取了上次奶茶店开业时客户结构单一的教训,我和朋友将位置选在了三个小区的交汇处,当然,速度依旧很快。
接下来就是装修,找炒料师傅,招员工,开业,一切都在稳步推进着。开业也是非常的顺利,连续半个月都是爆满,就在我们梦想着数钱数到手抽筋时,突然一天,一位朋友悄悄告诉我:火锅锅底怎么变苦了。
我们按照正常流程重新打了一口锅,苦的,再打,苦的,再打,依旧是苦的。出了什么问题?
对于当时凭着一股蛮劲就冲进餐饮界的人,永远也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从锅底变苦开始,生意越来越差,一个月之后才知道苦味来源于打锅师傅在熬制火锅油时,香料加得太多导致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818/54a746b14e0eba27.png)
事物永远这么神奇,香料加少了香味不够,加多了却导致组织中的苦味物质逸散出来。为了寻求一个恰当的比例,我们关门了,暂停营业。
苦味解决了,可再也没多少顾客愿意相信我们的味道。最苦的时候,冬天,夜里,我和朋友跑到夜市去,见人就发湿地火锅的活动传单,风一吹,真的感觉鼻子可以被冻掉。
隔壁开起了一家牛杂火锅,每天爆满,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差,常常是隔壁在排队,我们却没有开张。就这样熬了一年,我们亏了20多万。
也许你从来没有体会过完全靠着硬拖供货商货款苟延残喘的日子。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我们面临选择,要么关门,避免继续损失,要么改变经营模式,从头再来。那个时候,我已经毫无信心,合伙人也开始动摇,那晚我们商量到凌晨一点多,最终还是老婆拍板:干!改成自助的模式,按人头收费。
我们对店里重新进行了布置,对菜品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可问题是,依旧没有生意。怎么办?这个时候已经不可能再降价促销了,管他的,反正已经亏了这么多,请人来吃,大不了我把工资全贴进去。
因为价钱、味道、菜品的调整,经过请人试吃,生意居然慢慢做了起来,从开始的三桌四桌到后来的10几桌,再到几乎每天都爆满,我们去市里定做了伸缩雨蓬,几乎将店面扩延了三分之一。
隔壁是一家做陶艺的,生意不太好,我老早就盘算着把他铺子打下来,将几个铺子合拢,不仅店内增加100余平米,外面的伸缩雨蓬更可以扩展2倍左右,每天容纳40桌消费没有一点问题。
可惜的是,我的提案没有被接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818/c5203e6f0f46f6e1.png)
这样一直持续到今年4月份,期间我们也思考过再开一家店,一家做品牌,一家做盈利的方案,可能是之前失败的经历,大家都变得非常的谨慎,真的是一步错步步错,如果一开初,我们就有现在的经验,我想,实现产业链的整合未必只是一个设想。
终于,我想做的事情被隔壁纸包鱼给做了,他从我们手里打下铺子,将三个门面合成一个,最终成了我们那一片最大的夜啤酒店主,而我们在磅礴的大雨中,回望这个经营了两年多的铺子,心中百感交集。
二、房子
1、懵懂入市
12年,才刚工作,在我的印象中,房子是永远增长,不会下跌的,于是,在攒够首付后,就匆匆忙忙的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当时真的什么都不懂,价钱、地段啥都不会看,只知道是所谓的学区房,就闭眼买了。结果到14年,房价直接跌了一半,直到16年,全国房子大牛市,才总算把价钱拉了起来。
2、刚需再战
错过了16年在成都买房一直是我心中难以平抑的伤痛,不过失去的总要想办法拿回来才对。思前想后,18年初,我还是在所有人都认为没有前途的八线城市买了房。投资逻辑如下:
(1)根据什邡的城市规划,5年内要新增两所大学,人口增加一倍以上,而什邡市区的二手房库存约是2300套,按一家3口计算,仅7000人即可消化这些库存,持续流入的人口将助推房价上涨。
(2)棚改货币化。什邡县城这两年大力在城内拆迁,土地用于市政建设,而拆迁户取消赔房子,仅补贴现金,这些人有了购房需求。
(3)相对德阳其他区县,什邡房价几乎还是12年的水平,属于价值洼地。
(4)开发商拿地的成本今年以来跳涨3倍,楼面价加上建筑成本,开发商至少要到6000/平才有盈利空间,而当时的房价不过4000左右,至少50%的空间。
(5)带小孩后,小房子真的满足不了居住需求,再买一套属于改善型住房,即使房价下跌,居住属性不会丧失。
当然,对于刚需,确实买对了,我倒不在意4月份以来疯长的房价,只是觉得买房又少花了一笔钱。
三、证券投资
1、初出茅庐
证券投资的意识建立要追溯到14年初,那会儿余额宝横空出世,各大帖子上都在晒自己今天又赚了早餐钱什么的,后来一了解,居然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一来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每个月略微有了些许结余,另一方面也不甘于每个月拿死工资,余额宝确实少,聊胜于无吧。
在使用余额宝之后,实现财富增值的信心和决心被打开了,买了一套当时很火的书:人不理财,财不理你。每天一下班,就一个人窝在出租房里,研读到深夜,什么股票、基金、地产、保险、古玩天天都在脑袋中跳跃。当时有赚一百万的雄心,眼下却依旧是每天关灯吃面的生活。
马云说:中产死于理财。其实不管是无产还是中产抑或是高净值人群,一开始理财,尤其是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理财,都会死得很惨。单说股市,15、16年灭小散,17年灭重仓中证500、中证1000的机构,18年灭信托和大股东,从小白到专业人士,无一不被市场屠戮。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818/47b46f7830e8a21d.png)
也就是在脑袋充血的情况下,14年底,A股迎来了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身边的人几乎都在谈论股票,感觉没有入市竟然是一种罪恶,我愿用开户来洗净铅华。
指点江山
一开始比较谨慎,毕竟之前了解股票都是停留在理财书上一笔带过的描述,恰逢有位炒股的朋友,07年就已入市,老股民了,跟着他买肯定没错,于是,辛苦几年攒下来的一点钱一股脑儿的转入了账户里。
在朋友的指点下,我开启了追涨杀跌的模式,丢茅台追乐视,全仓杀进九龙山,那会儿天天都会接到他的电话,他一定没有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账户的资金居然翻了一倍。
不行,我要有自己的思维,不能老是跟着别人买,赚钱要赚个明明白白。
我买了好几本厚厚的关于技术分析的书,感谢当年考研的经历,尽管最终没有去到心仪的学校,选择了参加工作,但培养了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从K线、均线到混沌理论、江恩波段无一不被我烂熟于心。学习了自然要实践,什么突破模型,见顶信号,波浪上涨理论在那段时间无一不被自己运用得炉火纯青,看着账户市值的增长,心里感慨:知识就是力量。
就在我志得意满,觉得自己大有可为的时候,时间来到了15年5月份,那会儿行情从前期的高亢变得低迷,很多砖家发出了大盘健康调整,散户应跑步入场的声音。我看了看大盘K线,K线无一不是沿着5月均线上涨了,而此刻K线却严重的偏离了5月均线,估计有暴跌,我毅然清仓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818/9a45af4cdeb2a80b.png)
果然,市场在5月30号那天迎来了暴跌,而且一直跌了下去,5月均线位置在3800点,到时进场抄底,一切按照自己的预想在发展,3800点,满仓干,随后迎来了大盘的一波反弹,爽歪歪啊。
4200点,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点位,此时,我的账户资金已增长到了4倍,自我评价,我是一个短线高手。
4200点,随后大盘继续开启了下跌模式,而此时,我惊奇的发现,之前奉为金科玉律的操作规则居然不准了,而且越不准,我就会套用更多的理论去解释,然而,这波凶猛的下跌,什么都解释不了。
功败垂成
那段时间,整天脑袋里都是K线在跳跃,各种均线在大脑里交织,形成一张张紧密的网,怎么也逃不出去。不可否认,这对我的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经常都在出错,脾气也变得很差,甚至一度有了辞职的念头。终于等到大盘熔断了,浮盈也被市场清洗的一干二净,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先清仓再说吧。
技术至上的信念在那会儿坍塌了,我的状态需要调整。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我几乎没有关注股市,而是买了很多世界投资大师的经典书籍来进行认真的研读,我发现这些大师盈利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价值基础上的,在买进一支股票时,首先判断这支股票的估值、基本面和成长性,在满足这些基本要求后,再寻求一个合适的价格大笔买入,接着是长期持有,中间的行情不管怎样,基本都是拿住,直到股价严重高估,才会选择卖出。
眼前豁然一亮。
洗净铅华
17年初,带着上一波熊市留下来的钱,再次进入股市。不过这一次选择的标的则是低估的蓝筹股青岛海尔。买入逻辑如下:
1、青岛海尔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采用细胞式生产的公司。即打破了原有的公司架构,将之前服务于整个公司的员工进行拆分,公司提供平台和资源,重点打造小团队,由小团队完成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产品设计,统一由母公司进行订单处理与物流配送的全新生产方式。这样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大公司资源,又极大的鼓舞了研发人员的创新热情。正所谓种子播下,静待花开。
2、坚持行业领域深耕细作。同为白电三巨头,不论是美的还是格力都已深感行业天花板的到来,家电发展到现在,不管是技术还是市场,要再次取得重大的突破难上加难。这也构成了美的跨境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格力忙着做手机甚至新能源汽车的逻辑。唯有海尔,依旧保持了相当的耐心,我想焦虑一定是存在的,不然也不会花巨资去收购通用的家电部门,一方面获得了新的市场,另一方面,对曾经世界第一公司的人力、文化、技术的整合必然也会为下一代爆款产品的沉淀提供新的血液。
3、股价存在低估的空间。白电三巨头中,美的的盘子是2000多亿,格力的盘子也有1000多亿,只有海尔,盘子仅800多亿,在前面两点的分析中,海尔迥异的生产组织模式,精心做产品的精神都是优于另外两家的,没有理由海尔不能做成一千亿甚至两千亿的盘子。
有价值,甚至存在价值低估的可能。基于以上分析,青岛海尔是可以买入,况且当时海尔的股价在10-11块之间波动,非常适合用每个月的结余加仓。
在听了我对海尔股价的分析后,父亲拿出了一笔钱,资助我的投资,他说:家里面的人工作大多比较稳定,大家实现富裕的方式就是职场晋升和攒钱,始终缺乏一个理财高手,家族财富的继承和发展不能只是停留在依靠工资增长的基础上。如果我能成为这样的一个人,能够帮助家族进行财富管理,那将是我的荣耀。
拿着这笔钱,我开启了买买买模式,由于目标价是25,于是,我从十一块多一路买到19块多,直到再也没有钱再买进为止,股价也确实很给力,期间从15块调整到12块,17块调整到15块,20块调整到17块,但基于对公司的强烈信心,这些回撤都坚持了下来,始终是一股未卖。1月15号那天,大盘十三连阳,海尔的股价也上冲到23块,账面浮盈50%。
这是价值投资以来的第一个斩获,经过这次沉淀,心态也平和了很多,能够从容的面对上涨和下跌了。我默默地关闭了软件,如果你不想持有一支股票超过十年,那就不要拥有一分钟。
接下来就是美国发起了针对中国2025的贸易战,那段时间,股市暴跌,很多个股几乎腰斩,基于海尔90年代就已在美国建厂,针对美国市场,可就地出货。我判断,股价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潮水涌来,泥沙俱下,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海尔股价迅速从23跌倒了17。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对海尔的持有信心,为国护盘的决心不可动摇。
在当局的努力下,美国与中方达成一致,和平协商逆差问题,不打贸易战,这给股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股价很快回到了20以上。我长出了一口气,价值投资,长线持股的信念不可动摇。
可善变的特朗普又跳出来了,“我是美国的总统,不是世界的总统。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没有商量的余地。”就他发的这一条推特,令资本市场再起一股腥风血雨。不可否认,特朗普是一位伟大的总统,试问有几位美国总统能在任期完成对选民的承诺?特朗普做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818/5c4860c755aa8def.png)
海尔的股价迅速由20跌倒16,几乎触及成本线,这让我的心一下子莫名的抽动了起来,再坚持一下吧。
股价确实小幅反弹了几天,但依旧抵不住特朗普的推特炸弹,说好的长线持股,价值投资呢?唉,算了吧,还是保命要紧。就在海尔股价第三次下探到成本线附近时,我清仓了!
然后就是带着很复杂的心情看着股市的各种暴跌,有出逃的庆幸,但更多的是对价值投资信念动摇所带来的悔恨。
看破红尘
有时候,也许真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退出股市,再向内看时,才发现很多忽略掉的信息。尤其是2017年以来,监管不断趋严,致使黑天鹅事件不断。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818/27416debf5624125.png)
还有众多通向地狱十八层的ST股,身在其中的散户估计只有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普通散户在进行投资活动时,所获得的咨询是远远滞后于上市公司和机构的。上市公司占据着信息的制高点,除了系统性风险,公司的利好和利空消息都是第一时间掌握,这给大股东增减持股票预留了充足的时间窗口;而机构则是团队运作,有专门的部门对各个上市公司进行调研,而部分上市公司也为了自身利益,会有意无意的透露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因此机构是公司信息变化的第一当事人。散户,呵呵,则只能根据市场上的公开信息对股价进行预判,但无论是上涨和下跌都会具有滞后性,尤其是利空来袭时,结果往往是毁灭性的,谁能抗住保千里的29连跌?
过去两年的严监管确实让投资环境得到了净化,但代价却是无数投资者被埋,乃至血流成河。
如此多的暴雷公司,构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去散户化运动。
我再次陷入了沉思,当散户不再参与个股的交易,那么散户的归宿又是哪儿呢?我开始考虑基金,这个曾经自己非常不认同的东西。因为说到底,主动型基金透明度太低,投资过程中,财富保值增值的命运也被移交到了基金管理人手中。当你天天辛辛苦苦的查看基金盈亏情况时,说不定基金经理正拿着你的钱在夏威夷晒太阳呢。
直到ETF渐渐进入我的视野。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关于贵州茅台的投资价值,其中说到一条:从14年牛市启动,至今,茅台股价上涨7倍,而同期,白酒指数涨幅近3倍。我一看,愣住了,照理说,指数的波动是很小的,2008年到2018年中国最伟大的胜利就是保住了次贷危机时的胜利果实,从3000点到3000点,没有丢失一寸土地,但白酒指数的涨幅完全颠覆了认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818/b3407924fcf5906a.png)
我开始大量查阅有关指数的资料,这才发现了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过去了解和关注的指数停留在宽基指数的层面,然而,这个家族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行业指数。我有查询了中证消费指数,十年7倍,医药100指数,13年,接近20倍,如果把这些指数换成个股的名字,你一定会捶胸顿足的表示自己又错过了一支大牛股。
而ETF追踪的是一篮子股票,因此,当你购入ETF份额时,则相当于同时投资了成分股公司,这极大的降低了非系统性风险。同时,指数追踪股票具有一定条件,例如,上证50指数,追踪的是沪市中盘子最大,流通性最好,最能代表中国经济的大公司。而且指数的标的股每半年调整一次,一旦标的股不满足指数条件,则会被剔除。这自动对黑天鹅和暴雷公司进行了过滤,给指数的长期成长提供的优质而健康的血液。也让散户投资指数变得可行和具有持续性。只要交易所不关门,则指数不死。
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近期A股市场出现暴跌,大盘指数几乎可以说一夜回到解放前,美国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制造2025,这确实是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加征关税毕竟是对等增加,加上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当年日本经济20年的衰退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这次暴跌,而且非常可能会长期盘整,反而会成为持续低吸的良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5254818/705d716fac6ce92a.png)
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将是我投资指数最好的建仓期,巴菲特说过,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好的投资方法便是买入低估的指数基金,然后认真工作。是的,是时候站在场外来俯视整个投资市场了。
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拥有了如此多的可投资的证券化产品,在投资这条路上,没有特权,没有阶层,人人都可以依靠资本和智慧来实现财富自由,是的,金光闪闪的财富自由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