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3岁女生自杀的背后:孩子的情绪管理要从娃娃抓起

13岁女生自杀的背后:孩子的情绪管理要从娃娃抓起

作者: 小蔡不会飞 | 来源:发表于2021-01-14 09:23 被阅读0次

最近,两则学生自杀的消息在网络上传播了起来,我不禁有些悲痛与惋惜。

一个是13岁女生因成绩太好而被老师质疑作弊,最后选择了自杀。她短短的13年人生最后一条QQ留言:“考试正常发挥,考得好怪我喽?”孩子成绩考得太好,反而要了她的命,这说起来真是有点讽刺呢。

另一个同样是13岁抑郁症女生因校方不准住宿,而选择自杀。这么年轻已经有抑郁症,这不只是家庭与学校的悲哀,而是社会的悲哀,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被重视,值得我们伸出援手去帮助。

两个多么鲜活的生命啊,就这样轻易的离这个世界而去。是什么导致孩子们如此轻易的就放弃生命呢?

表面上看起来是孩子太脆弱,抗压能力差,经不起一点挫折,一点失败。但是深究一下,马上就能发现问题所在,是孩子的情绪管理出问题了。

被质疑作弊的女生最后陷入了愤怒与自责的情绪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怪自己。而抑郁症女孩可能陷入了更深的抑郁情绪中了,最终导致其自杀。

看起来是学校与老师的问题,实际上和家庭也密切相关。

父母对情绪管理的忽视

但是,父母常常会忽略这一点。

在这个略显浮躁的时代,父母往往更注重学业的学习,把孩子安排得满满的,补习班与兴趣班此起彼伏,这样的日子可以说是苦不堪言。但是在零和博弈的氛围下,又不得不咬着牙上。

回过头来想想,你问过孩子的意见么?了解过他们的想法么?我相信很多家长的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在这样的高压下,孩子的情绪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点。

有的孩子会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孩子会和父母疏远,有的孩子甚至抑郁,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果不进行合理有效的情绪疏导,这样的孩子可能也会重蹈那两个13岁孩子的覆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理应对情绪管理重视起来,但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孩子的生理因素,毕竟还是个孩子。

孩子情绪脑发育得更慢

从生理角度来说,孩子的大脑发育是不均衡的,管理情绪唤起的那部分要比管理理智的那部分发育得快得多。因此孩子常常被自己的情绪所掌控,控制不住自己的理智,做出很多冲动的行为。

正如孩子一生下来就会哭,但却无法理智思考,成年人之所以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是因为调用了理智脑来调节。

同事借钱不还,有点生气,但可能是他真的有难处,需要体谅他;比赛输了,很难过,但也可能真的技不如人,需要多多练习;老板总是针对我,非常不爽,但可能是我做得还不够好,需要更加努力;

这一系列的情境管理,孩子一开始根本就想不到。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需要接纳孩子大脑发育的特点,所以当孩子情绪上来时,不要一味打压,要学会合理疏导孩子不好的情绪,并转化为正向情绪。相当于把我们自己作为孩子的理智脑,来引导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才可以给孩子带来改观。

情感引导助力情绪管理

《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中,也有类似这种情感引导的观点,来合理疏导情绪,并引导孩子往正向走。

其大致分为这三步,第一步,我们得倾听孩子,并引导他描述自己的情绪

我儿子生气的时候,我就会问他,“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是生气么?”,“你是生气了么?”,诸如此类的话,当孩子在思考怎么描述情绪这个问题时,其实就是在调用理性脑了,有利于让自己安静下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这边给大家两个小贴士吧。

第一,孩子在气头上时,我们要暂缓疏导的过程,他也听不进,要等他情绪稍微缓和一下才行。我一般的做法是,让大家都互相冷静一下,然后谁好了谁先出来。最后往往是我先出来,坐他旁边,默默地等他先互动,然后开始我们的对话。

第二,开始对话时,孩子可能不太配合,游戏化很重要。我们在平时就会给他接触情绪相关的绘本,让孩子对情绪有个具象化的认识,比如有一次看到生气就像是“火气牛”一样到处乱跑,这个他映像比较深刻,后来我们都会以类似的比喻来描述他的情绪,沟通效果会好很多。

描述好情绪之后,我们进入第二步,思考自己的情绪

这里的思考主要是引导孩子思考这个情绪从哪里来,怎么消除它,或者转化它。

有了描述情绪的经验,我相信思考这一步会顺利一些,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得知情绪从哪里来之后,要保持倾听,表示理解,这样才行进行后续的消除或转化,我就有过类似的教训。

有一次,当我很顺利地用“火气牛”这个词让孩子平静下来后,孩子说是因为我不小心弄倒了他的圣诞树才生气的,我当时心直口快,直接怼回去了,“圣诞树倒了,再扶正就好了啊,没事的”,结果差点第二次爆发,真是汗颜。

后来,经过反思后,我觉得道歉可能是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吧,不过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只能下次注意了。

最后进行第三步,也就是最后一步,复盘,回顾并反思情绪发生的过程

重点在于让孩子理解发怒不能解决问题,好好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并让孩子学会感同身受。

回顾上文提到的,我弄倒圣诞树,而导致孩子发怒的事件,记得我是这么复盘的。

我说:“如果我在弄倒之后,立马和你道歉你还会发怒么?”

孩子回答:“不会啊。”

我接着说:“但是我不知道弄倒圣诞树你会这么生气,下次你能提醒一下我么,不要一上来就直接生气?”

孩子想了一会儿说:“好,可以的。”

这时候,我就抛出了总结性话语:“你看,你没有提醒我直接生气了,我也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样的话我们两个都不开心对吧,下次我们好好说,大家就会像现在这样,都开心了,对吧。”

孩子来了句:“嗯,你讲得很有道理。”

说实话,最后的回答让我有点雷到,可能我平时也怎么回答他吧。不过我相信他会从这个反思中学到一些东西的,虽然不知道能学到几成,但起码在进步,持之以恒,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必将越来越好。

情绪管理要从娃娃抓起

这时,有人可能会说,这一套行不通,孩子大了讲道理都讲不过孩子了,孩子说得头头是道,自己却无言以对。的确,当孩子逐渐形成自己价值观的时候,再想去扭转是比较困难的,可能要比小时候多花5倍,甚至10倍的心力去做这个事,所以情绪管理要从娃娃抓起。

孩子越小越容易接受我们的引导,当孩子慢慢学会情绪管理能力之后,他自己就会渐渐尝到甜头,家庭不吵架了,和睦相处;同学不打闹了,和平共处;如此正向循环,孩子就会将情绪管理能力渐渐下沉为大脑的底层思考逻辑,从而不费吹灰之力地管理好自己情绪,乃至行为。

我相信当这样的孩子面对自己被诬陷时,被拒绝住宿时,他们往往会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困在情绪里。

这样的孩子大家难道不想拥有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3岁女生自杀的背后:孩子的情绪管理要从娃娃抓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im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