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I 丹思心舞
【个案总体情况】
来访者本来因为陷入失恋的低谷中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咨询师了解到来访者早年时与父母分离,父母带着妹妹在外打工,自己被寄托在亲戚家生活,产生被抛弃感和自卑、压抑的愤怒、不安全的依恋模式,这在失恋的情景下被进一步激发。咨询师在与来访者工作时,对来访者讲述的故事产生一些情绪反应,希望进一步理解个案及自己的反移情。
【咨询理论/技术/方法】
1、督导中动力性提问的几种方向:补充更多帮助理解来访者的材料、就一些突兀的感觉提问(比如听案例汇报时来访者说咨询师是个骗子,咨询师的感受是什么)、询问来访者的身体上感受和不适;等等。
2、利用咨访关系中的一致性与互补性反移情工作:
一致性反移情是咨询师体验到和来访者一致的感受,互补性则是相反。这都可以作为工具用来进一步理解来访者。比如咨询师感觉来访者的女友并没有怎么伤害他,跟来访者自己的感受很不一样,并且把这个话说了出来,觉察到了,就可以直接问:当我这么说的时候,你的感觉如何?这个感觉以前有过吗?让你想起了谁?等等。
3、面向情感体验的三种技术:关系,情感命名与情景再现。关系是指咨询师站在来访者立场上感受来访者,与之共情;情感命名是咨询师将体会到的来访者的情感表达出来(给情感命名),并问来访者的感受;情景再现是帮助来访者觉察内在受伤的小孩,引导其回溯和重新体验当时的情感,对创伤进行讲诉和解构,询问来访者这样说的时候是几岁、假设环境中有什么人可以做什么,会怎么样,等等,可能发现和表达出不同的体验,并引向对现实生活的状态的识别。
4、利用咨询中的重要时刻:建立稳定的咨询关系后才会出现重要时刻,比如咨询师或来访者有强烈感受和情绪的时刻,咨访关系中出现的感动和冲突时刻等等,如果抓住给与及时、恰当的回应和干预,往往会推进咨询的进展。咨询师自己有情绪的时候,要觉察是来访者带给自己的还是自己的经历被激发出来的感受。
【个案概念化】
1、基本评估:来访者属于神经症水平,考上了重点大学,也能正常工作,社会功能还正常,但是要看到他自卑、孤独和压抑的部分深层的心理机制,还有老想改变设置背后的动机和原因。
2、不安全依恋模式:不安全依恋模式有粘滞型(婴儿的气质,没有完成分离)、矛盾型(渴望关系又害怕亲近)和回避型(隔离、疏远)。这个来访者的依恋模式有粘质型和矛盾型混合的特征。来访者对母亲的原始依恋没有得到满足,在亲密关系中比较突出的分离焦虑,同时又对女性充满了矛盾和愤怒的情绪,在社会上也很难跟他人相处,充满了孤独和挫败。
3、一些行为的潜意识:比如来访者说到小时候在姑姑家“偷苹果”的事情,其实是“偷爱”的潜意识作用,正是姑姑将象征对自己孩子的爱的苹果藏了起来,来访者想分得一点爱,才去偷食这个苹果。
【自我反思与经验学习】
咨询过程要慢下来,在来访者的关键点上深入进去,节制自己不做教育和评判,同时深入共情来访者,让来访者宣泄表达情感,也随着咨访关系的稳定和深入,抓住一些关键时刻将移情有效地用到咨询当中。
老师讲到创伤的情景再现时,感觉跟叙事疗法中对于问题故事的解构、利用支线故事改写的思路很接近,但又能够感受到提问上的一些细微差别。不同的咨询取向还是会有继承和共性的地方,在咨询实务当中,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将一些基本的态度和技术先练就好,是很重要的,倾听、共情、提问、澄清等等。在这基础上去细致化,对于不同流派或取向的共性和差异比理论和概念上的比较会体会更深。
【咨询建议】
咨询师很真性情,这种真实能很好地帮助跟来访者建立真诚的关系,并与之稳定地工作。可以贴着来访者的话题,利用咨询中的此时此地,将来访者现实的人际关系模式与早年创伤情境进行穿插,理解其中的重复性,引导来访者重构体验和改写叙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