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对了谁的胃口

你对了谁的胃口

作者: 一抹明媚 | 来源:发表于2022-08-23 23:42 被阅读0次

午后,他俩在我的软逼硬迫之下午休去了。留他们的阿母一个人追剧。不要太美好,再泡个下午茶。对于茶,本是没什么追求,无所谓好不好喝,爱不爱喝,只为祛除开水的味道,仅此而已。当然,这是以前的想法。后来,随着喝过的茶的量的积累,慢慢的也有了一定辨识力。但也仅仅是能认识毛尖普洱碧螺春,茉莉龙井铁观音,还有什么虫屎茶,苦荞,金骏眉,正山小种,小青柑......种类多到认不完。这里边各有特色,苦的,甘的,香的,涩的...各有千秋。

对于这种种类型、品种,无所谓喜欢,只是略略不喜铁观音。尽管有些也挺贵的,价格挺高的。但并不是价格高就要被喜欢。

胃被茶水泡发了,便想起那谁说过,“我的胃,不想被廉价的茶水泡...”对,阿狂的房东老头,没错,就是那个精明又干瘦的老头说的。泡着泡着,便会纠结:这胃,究竟是给廉价的茶水泡了,还是给天价的茶水泡了...都不得而知。因为根本没买过茶,自然无从知晓,赖哥我了解,虽然买过茶,但绝不会花大价去买,更不用说天价了。家里的稍不廉价的茶基本是蹭的,或者是别人送的。谁知这胃是给什么价的茶水泡,茶有价么,没有,茶本无价,价格是人为赋予的。不管廉价高价亦或天价,胃本身辨识得出吗?大概是大脑告诉的吧。胃只知道对不对胃口,并不知道对不对价格。也许,回老家公公买的五块钱一包的糯米香茶,就收买了你的胃呢,因为一大家子好几个都要求公公就买糯米香茶;也许,高价的铁观音乌龙大红袍什么的就是不对某人的胃口呢。这种种现象都是存在的。

曾经听过一种说法,武夷山大红袍只有一颗真正的纯正的大红袍茶树。(当然,这只是段子,我刚刚大概度娘了一下,就当段子听了)如果全国人民都去喝那一棵树,那不得天价,简直得神仙价了。一颗肯定是不止的,但即使是一架坡,一座山,一个地方,也经不起全国人民都来喝。可不真真是物以稀为贵,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被尊为交菜;福建的野生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被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这又让我想起,曾经的曾经,去云南旅游,在傣族人家。导游讲当地民风民俗,说到火龙果。现在超市也是大批量处理,价格也亲民。在当时,就觉得比较珍贵,回来还有好多人带火龙果树呢,(不过都养不活)。人当地导游讲到人家家里的火龙果,人都不吃了,都喂猪了。咱北方的人眼巴巴的看着,人不好意思说,人也吃,猪也吃。这不就像咱们这的红薯,小时候,就记得冬天的清早饭(那时候不叫早餐)基本都是红薯稀饭,做一大锅,人吃不完猪吃。这样想才不太尴尬。

只是物以稀而已,无所谓价不价的。价与对不对胃口还真没必然联系。就看你对了谁的胃口。

就随便拉杂这些,再有闲情了接着去研究究竟是茶泡了胃,还是胃泡了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对了谁的胃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jn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