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二,可控:匹配发展,发现“最近发展区”,给予学习挑战感。
如果我们希望让孩子真正做自己的目标的主人,那就必须让孩子觉得自己制定的目标是能够完成和做得到的,也就是说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可控感。教育心理学上把这个叫作“最近发展区”,用来形容老师讲课的难度要匹配孩子当前的认知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就能够到”的那个高度。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让一个5岁的孩子自己读完英文版的《哈利·波特》,或者让一个只学过一年中文的美国孩子去读《红楼梦》,那这些目标显然不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因此,父母为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不但效果不好还会浪费孩子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最合理的目标是聚焦在孩子的兴趣、优点或长处上,让他多多体验完成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并赢得他人的赞扬和肯定,由此提高孩子对完成一件事或一门功课的自信心。
举例,孩子对机器人特别感兴趣,可是英语不太好,你就可以引导他先制定一个学习机器人的目标,而不是逼着他天天补习英语。当孩子把自己感兴趣的事做好了,他的情绪就会朝着正向方向发展,这时他自然会更有信心去尝试自己不擅长的事。所以,学习内容的可控感对孩子的学习动力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步骤三,拆分:目标激励,给予学习成就感。(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