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奶奶说,真正的爱自己,不是牺牲掉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打拼什么辉煌的未来。而是在当下,努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让自己的内心充盈着喜悦,让现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度过。因为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也记得快乐学习教育集团的创始人张浩老师说的“Follow Your Heart”,遵循你的内心。这学期以来,更注重了自己的内心想法,有想去的地方,想出门走走,便会在最近的周末行动。
限于时间和经济,大学里周末我不可能游南玩北,但自己好动、爱出门溜溜的习惯依然是在,于是,从身边我所居住的城市探索,每周去一个新的地方,葆有自己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与探索精神,遇见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去感受人情冷暖。
正是遵循本心,李尚龙在2008年考上重点军校;2010年荣获CCTV“希望英语”演讲风采大赛全国季军;2011年毅然退学,加入“新东方”,成为最受欢迎的年轻老师之一;后来学习导演制片,2015年辞职离开新东方,成立“龙影部落”工作室。我想,李尚龙在刚上大一时,应该不会预见到自己此后几年的变化——退学,辞职。在当初,我们大部分人觉得自己会按部就班,安安稳稳的度过,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工作。然而时异势变,人的心态与想法也会随之起伏变化。当心已变,是否还要一成不变的去执行当时的计划。
其实,无论是计划未来,还是为自己订下短期目标,让自己不浑浑噩噩、平平庸庸的度过,心里有追求的事物,就像那句话,心里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的。
大学里,孤独是一种常态。而孤独也未必是件坏事。正如龙应台所说,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行走,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能寻得一知己,志趣相投者,当然可喜。但若没有,也不必强求合群。记得《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里有段话“无论如何,那些有点成就的人,都不合群;就算表面合群,他们的内心,也总有着自己的一片世界,他们喜欢静静的思考,并且一直向理想迈进。”
孤独与自处,是人的心灵进步成长必修的课程。越长大越更能够深刻体会到,一个人的一生,父母伴侣或者朋友,都不能成为同行一生的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痛苦,知晓自己的快乐,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当一个人行走时,你会在乎内心的想法,问问自己,我最近是否快乐?我是否真心想做这件事?
其实,当你看的书越多,无论读的快或慢,粗读或精读,总会有些收获。且书看的越多,看待社会的眼光也温和些,胸襟也博大些。
书店看书时,很烦那种,一男一女同行,女生对男生说,“这种书不能看,看了会洗脑,都是些鸡汤书,看后几天会像打鸡血一样,再一段时间又恢复原状了。”我不愿将某些书,归结为鸡汤,下定论的那位女生,估计她口中所谓的“鸡汤书”,她大部分都没看过。在读者官方微博里看到一句话说,做与不做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拥有对前者的评论权。
在这个时代,“鸡汤文”似已成了一种贬义词,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文章是鸡汤。而且那一桌上的有些书,还是挺好的。比如李尚龙的《你只是假装很努力》,这本看了,还有另外两本,虽没看,但也知是好书,是《你所谓的安稳,不过是在浪费生命》和《乌合之众》。心里不禁有点小不满意:凭什么将我欣赏的书归为鸡汤呢?
旁边的男生也附议着。对于这些人,只是在书店里转一圈,对某些书评头论足一番,然后离开,类似于附庸风雅罢了,少有捧书坐读的耐心。
而我在书店里看书,一是经济有限,不能将所有我想看的书都买回来,所以就坐在那看;二是喜欢书店的氛围,很自由。三也是趁机出校门走走吧,不能总是宅在小天地里呀。在书店里,不去考虑专业课和作业,抛开校园里的琐事,一天或者一个下午的时间都是属于书店的,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总之,喜欢做什么就去做吧,听听自己内心的想法,然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比如,爱月迟睡,惜花早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