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纵观如今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就是育儿手段的正确与否,从传统的训斥、惩罚,到说教、讲理。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从效果来看并不尽人意。和孩子讲道理这种看上去温和的方式在前期会有明显的效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父母就会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不讲道理了。因为我们忽视了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凭心情来做决定的,而不是从逻辑思考来做的判断。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是如此。所以我们看出,孩子只有在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和你“讲道理”。
古人育儿有七不责的说法:
1. 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 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 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 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 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 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 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我们可以看到,这七不责都是从孩子的心情出发的,在孩子高兴的时候或者悲伤的时候都不会去责备孩子。
所以对孩子的管教上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心情,愉快的心情是保证育儿效率的关键。而游戏是能够让孩子保持好心情的一种方式。
比如孩子不愿意吃饭,如果你严肃的告诉他必须在5分钟内把饭吃完,那么孩子可能会直接被吓哭。但是如果你告诉孩子吃完我们就去找其他小朋友玩,他会非常快的将饭吃完,并催促你也快点吃完。游戏是孩子在小时候最为认可的一种行为,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时应该巧用游戏的方式。
即便在教育孩子学业时也可以用到游戏的方式。在我们教孩子简单的加减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游戏的方法,两个苹果被妈妈吃了一个还剩下几个,一定会比2-1=1容易理解的多;在教三维立体的时候,我们用魔方来教学远比在黑板上画图要形象的多。
善用游戏力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教育好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