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合的《橘颂》(屈原)

百合的《橘颂》(屈原)

作者: 诗书优游的百合 | 来源:发表于2020-05-21 13:24 被阅读0次
清华美院鬼才陈丝雨为屈原和他的忧愁幽思创作的楚辞系列画之《橘颂》

本期分享

      关于湖北的分享怎么能没有一期专门读屈原的诗呢?不细细地读一首屈原的作品怎么可能了解绚丽多姿、独具特色的楚文化呢?所以这第二期关于湖北的分享我们一起来欣赏屈原的《橘颂》。

屈原《橘颂》赏析

附:“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朗诵和诵的音频

楚辞《橘颂》

附:徐健顺 新吟诵 屈原 橘领 昆曲琴歌调 杜大鹏古琴伴奏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赏析文本

        在三个多月前关于湖北和武汉的特别分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我为大家全面介绍了湖北和武汉市,讲到湖北是战国七雄中幅员最辽阔的楚国的核心区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所以在湖北各地都能够感受到绵延2000多年浓郁的楚文化。而楚文化最熠熠生辉的代言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正是湖北的骄傲。也讲到原本在那一期我想给大家分享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但因为《离骚》这样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开创了诗文创作的“香草美人”传统、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文采意象极致华瞻的鸿篇巨制对我来说实在太难了,连节选片段专门分享都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所以最后我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我力所不能及的计划。但关于湖北的分享如果没有一期专门讲屈原的诗那可真是个极大的缺憾,不细细地读一首屈原的代表作怎么可能真的了解绚丽多姿、独具特色的楚文化呢?所以这第二期关于湖北的分享我在妈妈的鼓励下鼓起勇气选择了屈原的《橘颂》作为本期分享的主题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屈原和湖北的密切关系。

        屈原的家乡是湖北宜昌市的秭归县。一说到宜昌,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现代化的三峡大坝和美丽的三峡,其实宜昌市有着非常非常悠久的历史。宜昌古称“夷陵”,据说这个地名出自于古语:“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意思是说长江水到这儿开始就变得平缓了,高耸的山脉到这儿开始就变成低矮的丘陵。听到这个名字恐怕你还会想到,这里也是三国一场重要的战役夷陵之战,即刘备为关羽报仇却被陆逊火烧连营的地方。当年孙刘双方之所以会在这里展开决战恰是因为宜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位于长江上游和中游交接的重要地理位置。清朝时夷陵才更名为现在的宜昌,寄托了人们宜于昌盛的美好愿望。屈原的家乡秭归县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长江西陵峡两岸,正是三峡工程大坝库首,东与夷陵区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西临巴东县,北接兴山县。根据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载,秭归县的县名就来源于屈原:“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就是说屈原有一个很有贤德的姐姐,她听说屈原被放逐了,就也来到这里陪伴屈原,因此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秭归,现在“禾”字旁的“秭”是由“姊妹”的“姊”演变而来。

秭归屈原祠

        不过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动中心则是荆州,因为荆州就是楚国的都城郢。荆州是湖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禹划九州,始有荆州”,不过那时的荆州是一个地域范围很广、类似于现在说的“省”的概念。这座城市真正可考的建城史正是始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于今荆州区纪南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郢都。从那一年开始,楚国都郢400余年,因此可以说荆州是湖北地区楚文化特征最鲜明的地方。此后又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当然,荆州最为人所知的是三国的那段历史,这要归功于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国故事和罗贯中那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作为魏蜀吴三国的必争之地,120回的《三国演义》当中有72回都提到了荆州,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座城市。荆州还有一个名字叫“江陵”就是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里的“江陵”,这是从汉朝开始改叫的名字。一直到现在荆州还有一个县的名称就叫做江陵县。我们常常说“荆楚”,是因为《春秋左传正义》当中说道:“荆楚一木二名”,也就是说荆和楚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叫法而已,所以说楚国又叫荆国,楚文化又被称为荆楚文化。

        屈原的祖国楚国的先祖是颛顼高阳氏,所以屈原《离骚》开篇即曰“帝高阳之苗裔兮”,因为屈原也是楚国王族后裔。《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後嗣,而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也就是说楚国是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而建立的,国君为芈姓、熊氏。其人民组成则是多元的,是在黄河、长江流域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终于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楚族。

        楚国在建国之初是非常贫弱的,但经过数代先祖“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和几百年的发展,通过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而逐渐奄有江汉。到了春秋时期楚成王之世楚国开始崛起,在成王和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楚国“布德施惠,结旧好於诸侯。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於是楚地千里。”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更是“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任用孙叔敖等贤臣争霸中原,并向周天子的使者王孙满问鼎,充分显示了楚国人“不服周”的霸蛮气概。进入战国时期,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楚宣王、楚威王时期,楚国已是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超级大国。

战国中期楚国疆域

        屈原生活的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代则是楚国国势由盛转衰直至都城郢被秦国攻破的时期。经过了近八百年发展的楚国在这一时期之所以发展速度趋缓,特别是相比西北强势崛起的秦国呈现衰落趋势,虽然有楚怀王后期和顷襄王昏聩的原因,但究其根本则是楚国长久以来的贵族政治特别是以“三户”为主的世袭旧贵族形成了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的势力集团,他们把持朝政,成为楚国政权的实际掌控者,导致政治改革难以进行,社会阶层几近固化,从而使楚国失去了发展活力。比如屈原之前楚悼王时期任用卫国人吴起变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悼王一死,早就对吴起变法怀有刻骨仇恨、蓄谋杀害吴起的旧贵族势力马上疯狂反扑,用乱箭射杀吴起,轰轰烈烈的变法也就夭折了。而大约同时期,同是卫国人的商鞅则在秦国变法成功,虽然商鞅自己“作法自毙”被车裂,但秦国却因为实行新法很快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

        屈原正出身于楚国“三户”之一的屈氏,另外两户是景氏和昭氏。屈氏是楚武王之子屈瑕的后代,因屈瑕受封屈邑,所以后代以屈为氏。景昭则分别为楚平王和楚昭王的谥号,景、昭二氏都是以先祖的谥号为氏。这三个氏都属于芈姓,是楚国王族熊氏外最显赫的贵族。司马迁《史记》中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就是指这三个家族。

        因为出身于这样显赫的家族,所以屈原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他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曾深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一心想要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与旧贵族和一切顽固势力进行斗争。但变法必然会触动旧贵族的利益,他们当然不满屈原的改革,以令尹子兰、上官大夫以及靳尚和怀王宠妃郑袖为首的谗佞小人们寻找一切机会在怀王面前日夜诋毁屈原,终于使怀王丧失了对他的信任。周赧王元年,屈原被罢黜左徒之官,改任三闾大夫,第二年则第一次被流放至汉北地区(今河南西峡、淅川、内乡一带)。虽然接下来楚怀王很快就自食其果,在身边小人的包围下一次又一次被秦国的张仪欺骗并被玩弄于股掌之间,自己破坏了楚齐联盟,两次兴师伐秦又都被秦打败,使得汉中郡沦陷,不得已之下楚怀王重新启用屈原,先后两次让他出使齐国以求与齐重新缔结新的联盟,但在复杂的局势变动中楚怀王很快又疏远了屈原。后来楚怀王又背秦国欺骗扣留并客死秦国,继位的顷襄王把屈原的三闾大夫之职也免去并两次把屈原放逐到了南方的荒僻地区。

张翔洲《屈子投江图》

        周赧王三十七年,秦国大将白起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听闻郢都陷落的消息的屈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卒年六十二岁左右。

        在被流放的二十多年间,屈原眼看着围绕在楚王身边的谗佞小人们完全不顾国家的利益,肆意胡作非为,眼看着楚王越来越昏聩、自己的祖国一步步陷入毁灭的深渊,他痛心疾首、锥心泣血却完全无能为力,只能把满腔的悲愤化为一首首瑰丽的诗篇,在诗中诉说自己的愤懑、激愤和愁思。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的诗歌虽然充满了对国破家亡之痛的愤激,但他却绝不肯向恶浊的俗世妥协,更不会与之同流合污,正如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序》中所评价的,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屈原以其对国家民族的涓涓至诚、对理想追求的热烈忠贞以及无论遭逢什么灾厄也绝不妥协和放弃的高洁品格深深地打动着一代代读者的心弦。

        这些以《离骚》为代表的自怨而生的诗篇满溢着浓浓的楚地风格,其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即体现了屈原作为天才的诗人的伟大创造力,又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风强悍,思想活泼奔放,不为礼法所拘。加上楚地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风景秀丽多姿,动植物种类繁茂多样,楚人又“信巫鬼,重淫祀”,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雷电风雨等自然崇拜有加,因而有着丰富多彩而光怪陆离的各种神话传说,所以屈原的笔下有层出不穷的香草美人的意象、绚烂多姿的神话传说和令人不能不称奇的华美而丰富的想象,而且词采瑰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开创了中国诗歌雄奇壮丽的浪漫主义传统。

陈丝雨楚辞系列之《离骚》

        在表现手法上,屈原则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来表情达意,开创了“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这一“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之象征手法使现实中抽象的道德品行的美丑、善恶和复杂的现实关系中的忠奸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其辞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彩,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的艺术效果,形成了以意象的绮丽华美、想象的瑰丽丰富、感情的热情奔放、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现为特点的全新而富有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后世文学中如李白、李贺、李商隐的那些讲究文采,注意华美意象、充满个性和情感张力的诗作,无一不是受到屈原的影响。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并各自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对于屈原的诗歌特色和伟大成就,自西汉刘安的《离骚传》起,历朝历代无不予以极高评价。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引刘安《离骚传》并发挥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也正是李白的名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语典的由来。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也这样评价:“战国之世……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屈原震铄古今的诗歌成就当然最突出的体现是他的代表作《离骚》,而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首《橘颂》虽然短小,却同样能体现屈原诗歌的成就和艺术特色,它的全诗是这样的: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诗的开篇直接点题:“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后皇”就是指上帝。古代把帝王称为“后”,也称为“皇”,这里指上帝,因为上帝才能创造万物。也可以把“后皇”理解为天地的代称、美称。“嘉”的意思是美好。“徕”同我们今天说的“来去”的“来”,意思是生来,行来。“服”指的是习惯,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服水土”或“水土不服”的服。“受命”指的是禀受天地自然的生命。“不迁”指的是不能迁移、移植。“南国”指南方的区域,“国”并非指国家,王维“红豆生南国”就沿用了这一用法。屈原吟咏道:“这是上天赐予的的嘉美之树,它的名字叫做橘啊,生来就适应这方水土。禀受了天命生在南国,便在这里永远扎根绝不会迁徙。”接下来的“深固难徙”意思是根深蒂固,难于移植。“壹志”就是志向专一。这两句是说“橘树的根扎得非常深厚坚固,难以迁徙,更加一心一意扎根楚国。”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接下来诗人开始穷形尽相地描写橘树的叶子、果实和枝条:“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素荣”指的是白花,橘树于初夏时节开白色的小花,花五瓣。“纷”指的是纷然盛貌。“可喜”就是可爱。“曾”,同“楼层”的“层”,“曾枝”指的是层层叠叠的枝条; “剡”的意思是锐利,“剡棘”就是尖利的丛刺。“抟”就是圆圆的样子,东汉王逸的注说楚国人把“圜”称为“抟”。“青黄杂糅”指的是橘子的色彩青色和黄色交杂,未熟的青色和已熟的黄色间杂在一起。“文章”并不是我们现在写的文章,“文”是指花纹色彩,“烂”就是鲜明灿烂。“精”就是明亮,“白在古代不仅指我们现在说的白色,很多情况下是指明亮、透亮”,我们现在还说“真相大白”,就是让事情透明,大家都看得到,所以“精色内白”指的是橘子的果实剥开是晶莹透明的。“类”就是似、像,“任道”就是担当道义。这一句还有一个版本是“类可任兮”,意思基本是一样的。“纷缊”是茂密繁盛的样子,“宜脩”意思是美好,如人宜修饰,形容美好。“姱”的意思也是美好。这几句是说:橘树有碧绿的树叶、雪白的花朵,纷繁茂盛,情态缤纷可喜。他的枝条繁茂,层层叠叠,上面长了很多锐利的刺,而它的果实是圆圆的。橘子的色彩青的黄的错杂相映,文采灿烂。橘子的果实剥开透亮晶莹,就像内心纯净的人能够担当道义。橘树真是纷繁茂盛,有着恰如其分的美好形态。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在细致描写了橘树各方面的形态后,诗的第二段转入抒情。“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嗟”是一个感叹词。“尔”就是你,代指橘树,“幼志”指的是幼年的志向。“独立”就是超群特立。“廓”指的是胸怀宽广、旷远豁达,“无求”就是无求于利禄。这几句是说:赞叹你南国的橘树啊,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与众迥异。你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岂不令人欣喜。你扎根深固难以移徙,因为你阔大达的胸怀无所欲求。

        接下来“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苏”可以理解为“违逆”,“苏世”就是不与污浊的俗世同流合污。“横”就是不顺从。古人认为南北向是顺的,称为“纵”,东西向是不顺的,称为“横”,与“流”放纵的意思相对。“横而不流”意思是特立独行而不随波逐流,“闭心”指的是凡事藏在心里。“自慎”就是谨慎自守。“秉德”就是坚守美德。“参”就是等同、并列、匹敌,“参天地”就是德行可以和天地相并列,就像“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一样有大公无私的美德。这几句就是说:你违逆污浊的俗世超然自立,绝不肯避害就利俯从俗流。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过失。你坚守无私的品行,其德可与天地相并列。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岁”是时节、岁月,“谢”表示消逝。“淑”,善也,指内美;“离”古通“美丽”的“丽”,指外美。“不淫”就是不淫逸惑乱。“梗”的意思是正直、坚强,“理”的意思说有纹理。《屈赋微》中说:“梗谓不淫,有文理谓淑丽。”这两句就是说:希望随着岁月的消逝,我和橘树能够一直做很好的朋友,不相背离。你秉性善良外表美丽却绝不淫逸惑乱,坚挺的枝干纹理清晰。

        最后“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可师长兮”就是堪为师长。“伯夷”和其弟叔齐是古代最著名的气节之士,殷末孤竹君之子,他们虽然也不满商纣王的暴虐,但又反对周武王“以臣弑君”,认为是以暴易暴,所以在武王灭商后因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下。这里是以伯夷比橘之清高、坚强、有气节。“置”意思是树立,“像”是榜样、楷模。这两句就是说:虽然你现在年岁还轻,却已可做我钦敬的师长。你的品行堪比伯夷,将永远是我立身的榜样。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想要理解这首诗,需要先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南国多橘,《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很奇特: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橘颂》这首咏物抒情诗就是立意于橘树“受命不迁”这一特性之上。全诗大致可分为两节,第一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开篇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三句就不同凡响:一株挺拔的橘树,昂然直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时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诗人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橘树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晕染它雪白而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是“文章烂兮”“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此“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诗人笔下的橘树不仅是可敬的,同时又是俊美可亲的。而橘树之美好,不仅在于外在形态,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诗的第二节即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屈原在《离骚》中曾以“羌无实而容长”(外表好看,却无美好的内质),表达对“兰”、“椒”(喻指执掌朝政的谗佞之臣)等辈“委其美而从俗”的鄙弃。橘树却不是如此,王夫之的《楚辞通释》中说:“(橘树)生于荏草之中,而贞于独立,不随草靡,喻君子杂处于浊世,而不随横逆以俱流。”它年岁虽少,即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诗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它在颂橘中突然揽入诗人自己,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便顿使傲立于寒冬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诗的最后思接千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全诗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华——在伯夷这位清高志士的遥相辉映中,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全都流转、汇聚为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忠贞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历史的天幕之上!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从现存所能见到的诗作看,《橘颂》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在诗中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橘树的特点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托物言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创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的奇特境界。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忠贞不渝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了。这一独特的贡献,仅属于屈原,所以宋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通过这首《橘颂》,我们不但看到了那郁郁葱葱的南国橘树,更能看出屈原自己。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之所以开创性地专门作诗来赞颂橘树,恰恰是因为橘树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对国家民族的涓涓至诚相通。屈原正是那个“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橘树,他始终坚定不移的站在这片土地上,“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他一心探求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富强,无论经受怎样的谗毁和打击他也不会退缩、不会后悔,更不会离开。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在那个污浊险恶的俗世中始终保持自己忠贞清白的本心,他就像橘树一样“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也像他笔下的橘树一样“行比伯夷”,值得世世代代的忠贞之士们“置以为像兮”。

        在为这期分享做准备时妈妈告诉我,几乎所有有关屈原的话剧、戏曲和影视作品的主题曲都是《橘颂》,恐怕就是因为这首诗中的橘树就是屈原自己吧,所以虽然有学者认为这首《橘颂》可能不是屈原的作品,但我却觉得它正是屈原精神的最平易可亲又最贴切的代表。

屈原《橘颂》参考反馈题目

1.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湖北和楚国的关系吗?

2.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屈原的家乡秭归吗?

3. 你了解楚国的历史吗?能给大家讲一个楚国的历史故事吗?

4. 你了解屈原吗?能给大家讲一个屈原的故事吗?

5. 你能再给大家分享一首屈原的诗歌吗?

6. 你觉得后世有哪些诗人的风格受到了屈原非常深的影响?能举个例子吗?

7. 你看过什么跟屈原有关的话剧、戏曲或影视作品吗?你喜欢里面塑造的屈原形象吗?

参考资料:

(汉)司马迁《史记》

(宋)朱熹《楚辞集注》

史杰鹏《悠悠我心——梁惠王古诗词二十讲》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相关文章

  • 百合的《橘颂》(屈原)

    本期分享 关于湖北的分享怎么能没有一期专门读屈原的诗呢?不细细地读一首屈原的作品怎么可能了解绚丽多姿、独具特...

  • 楚辞花草(二十)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橘颂》 记得港片《屈原》里有个场景,婵娟(屈原的侍女)坐在庭院里的橘树下弹琴,唱起这首《橘颂...

  • 屈原《橘颂》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 橘颂_屈原

    深固难徒,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阛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

  • 闽江两岸橘子红

    橘,是南方的特产,屈原在《橘颂》中写道"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迀,生南国兮"。屈原赞叹橘:秉德无私,参天地...

  • 屈原之橘颂

    三峡之行第一天,我甚至感受到这次行程全为屈原而来。 作为土生土长的楚地人,屈原像一个象征符号,朦胧而抽象,却又...

  • 【先秦卷】55《楚辞·九章:橘颂》:咏物诗之祖

    《九章·橘颂》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 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⑴。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⑵。 深固...

  • 吊屈原

    波 涛 佳节吊屈原,端午品甜粽。 琅琅吟楚辞,声声唱橘颂。

  • 橘颂

    《橘颂》 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 暑假背书①九章-橘颂(屈原)

    推荐背诵时间:3-7天 可以说是一个热身吧 “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所以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合的《橘颂》(屈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jz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