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和大宝二宝吃完饭后的气氛特别融洽,一片欢声笑语。于是我问他俩:“在你们心目中,妈妈是怎么样的妈妈?”
我急切的想得到诸如“漂亮”、“好妈妈”、“能干”等字眼的肯定。可大宝看了二宝一眼,撇撇嘴,说了句,“还行吧。”
“什么叫还行吧?没有具体点的评价吗?”我觉得大宝的话有点搪塞我,不仅是搪塞,好像还有点对我这个当妈妈的丝丝不满。
大宝不说,“反正还行。”
“妈妈,说实话,你有时候吧,脾气有点不好。”二宝在用词上是很有一套的,至少“脾气不好”和“脾气有点不好”的差别在感觉上还是有些差别。
对于这样的答案,我虽然不想接受,但却是事实。我甚至把自己定位成孩子们心中的“坏妈妈”,因为我在家里一直都是黑脸人设,何止是有一点脾气不好,简直是狂燥。
从大宝二宝出生到现在,负责管教的都是我,对孩子宠爱的除了我先生还有对孩子百依百顺的爷爷奶奶。
前些年,因为我管教孩子,婆婆没少生闷气,后来先生给她做工作,等我再管孩子的时候,婆婆就主动离开“是非地”,到楼下去躲起来,眼不见心不疼。大宝二宝也从最开始的时候做错事找爷爷奶奶,到后来发现爷爷奶奶也不袒护他们了,而变成自己默默改正错误。
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会出差,每次离开家,都会一遍遍的嘱咐公公婆婆:几点做饭,几点上钢琴课,几点学美术,不能让玩太长时间电脑,电视也别看太长时间,对眼睛不好,晚上10点之前一定要睡觉,早上6:00就要叫大宝起床等等。我知道公婆每次都答应的很随性,因为每次我打电话“抽查”的时候孩子们都不是在干应该干的事。有一次,因为没提前跟公公婆婆说几点回家,等到了自己家门口拿出钥匙开门的时候,我听到屋里我婆婆的声音,“快点把电脑关上吧,一会你妈该回来了。”
我差点笑出声来,定了定神,从自己开门变成敲门。这个当口,电脑肯定关上了。婆婆一开门就说,“今天只玩了一会电脑,作业早就做完了。”
老话说隔代亲,爷爷奶奶在年轻的时候没时间疼自己的孩子,老了,退休了,自然对孙子孙女格外的疼爱。有些道理是没法说通的,所以,这也是这么多年我坚持自己带孩子的原因。爷爷奶奶能帮忙做做饭,接送一下上下学,我觉得就很满足,从来不指望爷爷奶奶帮忙管教孩子,不当面阻碍就不错了。
先生对俩宝贝的态度却不一样。闺女是爸爸的前世小情人,所以对大宝就偏爱一些,每次回家一定是要先抱抱他闺女,再抱抱他儿子。在他心中,女孩要富养,男孩要穷养。所以,对大宝,他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对二宝呢,男孩子,就要多吃苦,多经受挫折,虽然疼爱,但绝对不宠。现在又整天不在家,自然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候就更是一副慈父模样。
唯有我,时而慈爱时而严厉,有时候都觉得快精神分裂了。
有时候我也想,是不是对大宝二宝太过了?是不是应该让他们有更轻松的童年?此刻,大宝,二宝都在做作业,更轻松的童年是不是意味着让他们放下作业,打开电视看《快乐大本营》?
显然不是。
我也没有过分要求,作业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即可;做人正直善良有爱心;至少有一项兴趣爱好;有独立思想,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每一次选择负责任,如此就好。
上周末我出差去济南,深夜从酒店的19楼望下去,隔着两条街的一所由灯带编织的高中校名熠熠生辉。我瞬间就酸楚起来,想着大宝从那个襁褓中的婴儿,再过一年半就上高中了,就要住校,就连着几天不在家。多少次渴望的场景却随着到来的脚步越来越近而变得伤感。
有人算过从孩子出生到成人,其实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真的不多。以前看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无感,只有自己经历了才深有体会。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转眼孩子大了,父母老了,我变得越来越沉默了。很多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想法,梦里清晰,醒来缥缈。但对大宝二宝,我虽然时有反思,但还是会继续坚持“脾气有一点不好”。
刚才大宝走进来,看了我写下的这篇随笔。她悄悄告诉我,“妈妈,我说的还行,就是很好的意思。”
这是很高的赞誉,我知道孩子们爱我,这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