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管子》学习第57天《七法第六》第7段

《管子》学习第57天《七法第六》第7段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3-11-28 02:06 被阅读0次

《管子》学习第57天《七法  第六》第7段

原文阅读

      是故器成卒选,则士知胜矣。遍知天下,审御机数,则独行而无敌矣。所爱之国,而独利之;所恶之国,而独害之,则令行禁止,是以圣王贵之。胜一而服百,则天下畏之矣;立少而观多,则天下怀之矣;罚有罪,赏有功,则天下从之矣。故聚天下之精财,论百工之锐器;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故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当其前,莫害其后,独出独入,莫敢禁圉。成功立事,必顺于礼义,故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故贤知之君,必立于胜地,故正天下而莫之敢御也。

右“为兵之数”。

字词注释

[1]知胜:预知胜利。

[2]审御:善于把握。

[3]独行而无敌:独往独来,所向无敌。

[4]所爱之国:指友好国家。

[5]所恶之国:指敌对国家。

[6]圣王:高明的君主。

[7]胜一而服百:战胜一个国家,从而使更多国家服从。

[8]观:展示,给人看。

[9]怀:归附,归顺。

[10]精财:制造武器的精良材料。财,通“材”。

[11]角试:通过较量、竞争加以比较检验。角,较量,比较。

[12]练:通“拣”。选择。右:上,上等。

[13]成器:兵器成品。课:检验,检查。

[14]收:聚集。豪杰:才能出众的人。

[15]有:拥有。骏雄:指勇士,俊杰和猛士。

[16]举:指举行军事行动,与下文“动”“发”都指发动战争。

[17]当:遮拦,阻碍。一说作抵挡。

[18]害:妨碍,伤害。

[19]禁圉(yǔ):同“禁御”。抵挡。圉,拘禁。

[20]礼义:一本作“理义”,道理和正义。

[21]不礼:一本作“不理”。

[22]知:同“智”。

[23]正:匡正。御,抵抗。

【译文】

        所以,武器制作精良,士兵经过选拔,这样军队克敌时战士就有了取胜的信心。掌握了各国军事情报,善于把握战机、精心运用策略,这样军队就可以任意而行、所向无敌了。对于友好的国家,要给予特殊的专门扶持;对于敌对的国家,要给予特别的打击、惩罚,这样就能发令必行、言禁必止,从而能号令天下了,因此,圣明的君主都非常重视用兵策略。战胜一个国家,从而使更多的国家臣服,天下各国就会畏惧;扶植少数国家立业,从而让多数国家看到仁德盛行,天下各国都会感怀归附;讨伐惩处有不义之罪的诸侯小国,奖励赏赐辅佐有功的国家,天下各国也都跟着服从了。因此,要汇聚天下最精良的物材,考察挑选各种工匠制造的精锐兵器;春秋两季进行比试校验,选择最精良锐利的列为上等;制成的武器,不经检查试用,不能使用,不经测试、验收合格,不能入库。再汇聚招罗天下的英雄豪杰,拥有天下最勇猛的将士。这样,一旦投入作战就可以做到,举兵矫捷如飞鸟突起,动兵迅猛如雷电疾驰,发兵狂放如风雨盖地,前方无人能阻挡拦截,后面也无人能偷袭暗算,单独出击没有谁能抵抗,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谁也不能加以限制。但是,成就功勋、创立功业,一定要合乎天理与正义,不合天理的战争不能征服天下,不合正义的战争不能战胜敌人。因此贤明智慧的君主,总是立于不败之地才于情于理获取必胜,这样才能统一天下而无人敢抗拒阻挡。

以上是“为兵之数”的内容。

核心内容解读

        本段内容承接上文,生动形象地论述了,如果战争准备坚持做到“盖天下”,必然会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以经济实力做后盾,保证足够的“王道”投入,制造出先进的武器,选择出精良的士兵,将士们就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其次,对各国情况,尤其是经济状况,做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灵活的战术,军队便会所向披靡。

        第三,对于友好邻邦,在经济上予以适当支持,给予援助;对于敌对之国,要进行惩罚,这样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所以,圣明的君主很注重这种方法。战胜一国而能震慑百国,便会威加于天下。援助少数不能影响大多数,便会有德于天下;惩罚有罪者,奖赏立功者,天下便会主动服从你。

      第四,强调在上述基础上,再加之“精材”、“锐器”与“豪杰”、“骏雄”相结合,则有决胜之把握。武器制造,要选集天下最好的材料,研制出最精锐的武器;需在春秋两季进行一次演试,不经检验不能使用,检验不合格的不能入库。武器装备优良,还要有好的将帅,应招收天下豪杰,聚集天下英雄。武器装备优良、有英雄豪杰,便可出兵如飞鸟、动兵如雷电、发兵如风雨,前无阻挡,后无祸患,独来独往,毫无约束。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尽管《管子》重视国力,强调武器装备,敬重豪杰骏雄,要求严格军事训练,珍视战略战术等,认为这些都是取得战争决胜的重要条件,但认为克敌制胜、立于不败之地最为关键的决定性因素是以道义为最高原则做事,凡事顺于理义,即顺于天理道义。

      “成功立事,必顺于理义。故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故贤知之君,必立于胜地,故正天下而莫之敢御也。”成大事、立大功者,必须顺于天理道义,不顺于天理的战争不能胜天下,不顺于道义的战争不能胜他人。所以,贤明的君主总是站在理义一边,征服天下而无人能够抵御。

        什么是“理义”,这里包涵着朴素的唯物史观。“理义”可释为老百姓中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的意愿是人心所向,体现了历史主流,蕴藏着历史发展的脉搏。因此,只要得人心,顺民意,就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老百姓拥护和支持的战争,是以老百姓为自觉、主动、积极的主体的战争,进程必然是顺利而良好的,态势必然是充满力量的,结局必然是能够胜利的!符合天理道义、顺于百姓意愿,得到广泛拥护和支持,是中国政治思想文化最重要的特征。

《管子》学习的背景知识

“尊君—罪君”理论结构和文化范式

        华夏先民抨击暴君暴政,偏好使用暴、虐、残、贼、酷、不道、无道等形容本性丑恶、罪孽深重的字眼,乃至有洪水滔天、毒蛇猛兽的比喻,有罪恶累累、罄竹难书的形容,有天诛地灭、可逐可诛的诅咒,有不共戴天、愿与偕亡的誓词。正是通过系统研究一种遍及朝野、历久不衰、影响深远的理论现象及文化现象,有学者发现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尊君—罪君”理论结构和文化范式。

        《孟子》和《韩非子》这两本看似对立两极的著作的基本取向和本质属性都是尊崇君主专制制度,从而为揭示“尊君—罪君”理论结构及其普遍意义提供了典型例证。在立君为民及民贵君轻的“立君治民—为民立君”及“君为政本—民为国本”理论结构的制导下,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既没有主张绝对君权的,也没有明确主张治权在民的,统治思想也包纳了那个时代所能想象得到的一切限定、制约、规范、调整最高权力的思想因素。

      这种重大历史现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帝制及官方学说和主流学术的主要特点,很值得深入研究并做出客观、全面、准确的评判。

这个研究结论意味着以往各种对统治思想、帝王观念、民本思想的评论都或多或少包含误判的成分,许多误判甚至可以用大错特错定性。

        中国古代没有“民本”和“民本思想”的提法。这个提法是现代学者仿效“民主思想”而创造的,可以视为“民惟邦本”的缩写。然而,只有少数学者将立君为民命题列为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他们也没有将这个命题置于首要地位。这是导致相关研究成果普遍存在重大事实误判和重大逻辑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鉴于此,本书按照本来面目、固有命题、内在逻辑、理论层次和实际内容厘定“民本思想”的定义,将其概括为一个核心理念与三个基本思路,即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基本思路是立君为民、民为国本、政在养民。

      这就是说,立君为天下是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十大核心命题的枢要和核心,贯通和制导一切重要的政治命题,甚至可以称之为理论原点。因此,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理想政治模式理论是以立君为天下命题为基础而精心构筑的庞大的政治理论体系。换言之,立君为天下命题堪称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顶层设计。

参考资料

《中国政治思想研究法》,张分田,中华书局,2023年1月

《管子(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李山 轩新丽 译注,中华书局,2019年4月

相关文章

  • 管子.七法

    【原文】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是必立,非必废...

  • 同修班《道次第》第六课回顾,第七课梳理

    第六课,学习的是《道次第》“说听轨则”之“闻法规则”的第②、第③部分。 ② 于法及说法者生起承事。 如《地藏经》云...

  • 七绝.江南忆旧

    1,学习绝句56法之第5法,以下图创作七绝一首。 2,题目自拟,韵部自选。 3,第5法: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

  • 彭晋辉: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三个步骤

    日期:2019年1月8日 书籍:学习力 参考:《学习力》第六章第4小节&第七章第1小节 Q1: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三个...

  • 冯振先生【七言绝句作法举隅】第六法

    第6法: 一、习作 二、第六法内容 上一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

  • 2018-12-15

    「拆书学习法实战营」便签输出第3期第6天EVAH 「拆书学习法实战营」便签输出第3期第6天 今天有两个拆页,分别来...

  • 管子·法法

    【原文】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审而不行,则...

  • 殷氏选股法

    一、殷氏选股法第1讲之《理论涨幅》二、殷氏选股法第2讲之《理论跌幅》 # 七不买 三、殷氏选股法第3讲之《天量过不...

  • 九月第一周

    学习:看书经济法到第260页

  • 纯净的焦点课堂

    丽程焦点学习第6期 耳朵雨 坚持分享第215天 20220418 今天的焦点(第六期第六次)课堂高朋满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子》学习第57天《七法第六》第7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mt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