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朝的市井江湖:除了依靠“不良人”,还可以怎样管理长安城?

唐朝的市井江湖:除了依靠“不良人”,还可以怎样管理长安城?

作者: 拾文客栈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21:44 被阅读0次

    最近《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可谓是火爆,故事以长安城的西市为开端,“不良人”在一个又一个坊中穿梭,试图解决危机,但真的要管理这么大的一座城市,光靠"不良人"这样的机构可是不够,谈到如何管理长安城,就要说起唐代时期中国特殊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

    一、坊市制度的起源

    坊市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一座城市由"坊"和"市"两部分组成,"坊"就是居民区,各位看官把他想象成一个管理非常严格的小区,所有居民家的门只准冲坊内,不准向坊外开,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这个时候门能充街上开那可是皇帝赐予的荣耀哦;"市"就不用多说,从字面上也能看出来这是市场的意思,《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就起源于长安两大"市"中的西市。坊市制度下大街上是不许开店的,所以西市和东市就是长安城名副其实的“CBD”,但和现在24小时营业,“996”玩命工作的现代人不一样,唐代的西市和东市,不到中午可是不开门的,一个是当时商品经济的确没有那么发达,更多得是长安城实在太大,每天准备好开张,就已经到中午了。

    ​这种独特的坊市制度,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东汉末年以前的城市居民区都相对较少,坊市制度规模也较小,直到曹魏建设邺城,才出现了统一的里坊布局。鲜卑入主中原,面临由游牧转向定居问题之时,一下子就发现了这种制度。整个部落居住在同一坊内,即适应了转向定居的需要,也保持了原有的部落编制和军事编制,可以有效的保持战斗力,还能一次削弱部落的割裂性,可谓是两全其美。北魏政权旧都平城就是"其郭城绕城南,悉筑为坊",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在洛阳城原有基础上扩建外城,也是"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洛阳城最终成为"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的超级城市。

    ​在这之后,隋朝模仿北魏,唐朝模仿隋朝,坊市制度就成为了唐长安城的标准制度。唐代的长安城出了皇城就到了外郭城,城内有南北向街道是一条、东西向街道十四条,将长安城整整齐齐的分为108个坊,如白居易诗中所言"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每一坊以土墙围四周,东西南北各开一门,每门由一条小路至坊中心,将整个坊划分为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均有自己独立的名称,是构成长安城最基本的细胞。

    二、坊市制的管理

    坊市制下的城市整齐规整,配上宏伟的皇宫,处处凸显皇权的尊严,也成为了长安城城市治理的基础单位。

    ​坊市,坊和市的管理是分开的。首先来说坊,上文说过每一坊有坊门坊墙于外界隔离,坊门均有士兵把守负责每天按时开关坊门,贞观十年唐太宗听取大臣马周的建议,在直通外郭的六条大街上设街鼓,每日五更坊门随鼓声开启,日落后随鼓声关闭,鼓声一绝则街道上再不许闲人行走,为了贯彻宵禁制度,一到日落鼓绝以后便有左右街使率领骑卒巡行,还有武官暗中探访,若是发现没事闲的敢在大街上瞎逛游的,通通抓起来定罪,当然要是有急事实在得晚上出门,就得拿着官府或者本坊的"文碟",才允许你晚上上街。

    ​为了维护坊内的治安,每坊设有武侯捕,大者三四十人,小者一二十人,负责维护坊内治安,除此以外各坊设坊正一人,此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是坊内的最高领导,在唐代文献中也有地方官府直接命令坊正调查刑事案件的记录,坊正可谓是身负维护坊内和平正义的重任,也因此坊正的地位也是很高,唐代法律将两京的坊正均列入"杂任",这可是享受免税免徭役的优待哦。当然收益和风险永远都是并存,要是坊正没有尽忠尽职,比如关门时候不对,就要判徒刑两年,还有要是管理不善,管了什么不该管的事就要“笞三十”,有盗贼从你这过你没发现的要笞五十等等,可见“坊正”这官也是不好当的,

    ​说完了坊就来说说市,前文说过长安城主要有东市、西市两大市。东市呈正方形,边长600余步"街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聚",西市则较东市规模更大也更繁荣。市场由"市署"管理,每天正午击鼓三百声之后各个商铺方许营业,太阳下山前击钲三百声后停止营业,若是有不听话的就要受刑事处罚,每一市专设"市门监"一人长官市门的开闭准时开门关门,另外要进入市场也必须要从大门走,要是非从旁边栅栏什么的翻过去,可是要被仗背七十的哦。

    ​对于市场的运行朝廷有十分严格,卖同一类商品的尽量被安排在同一区域,称为"行"或"肆"而且还要立好牌子告诉大家这是某行或者某肆以方便顾客购买。卖假货是要挨罚的,随便筑墙造舍也要被罚,在市场里打架,扰乱市场的都处以杖刑,还有如果市场说有老虎猛兽,扰乱秩序的要被仗背八十,要是你这玩笑开大了把人吓死了,就得按照故意杀人减一等处罚,这也意味着你要离开自己舒服的家乡到边地流放去了。可见坊市制下,唐朝的管理是多么的严格。

    三、坊市制度的打破

    坊市制度的的确确是方便了政府管理,可是架不住老百姓日子吃喝玩乐的欲望,坊市制度的崩溃首先就在坊内产生。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天黑坊门一关没个娱乐真能把人憋死,既然不让上大街,但可以在坊内玩呀。于是乎到了晚上很多比较富裕的坊就可谓是灯火通明,就比如东市西侧的平康坊,那是长安城最著名的青楼之处,知名度堪比后世之“八大胡同”,到了晚上坊门一关那就更是肆无忌惮了。当然在坊内的这些夜生活都没有彻底的打破坊市制,毕竟坊内玩的再欢你也不敢晚上上街。但到了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不比当年,地方上藩镇割据,庙堂之上每天忙着救火,加上财力不足,也就实在没经历维持什么坊市制。

    ​自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势衰微,中枢只能仰赖江南税赋苟活,到了中唐以后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首先原来房门都充坊内开,但这之后开始充街上开突破了坊墙的限制,而且还开始侵占街道,比如大和五年左衔使上书:"伏见诸街铺,近日多被杂人及百姓诸军诸使官健,起造舍屋,侵占禁街"。大门充街上开,商铺自然也突破了限制,出现了沿街开放的店铺和草市。空间上的限制被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还会早吗?很快夜市也出现了,很快就到了统治者试图下令禁止的地步,比如开成五年唐文宗就曾下令"京夜市,宜令禁断",天禧三年闰十二月,皇城使奏:"伏以皇城之内,咫尺禁闱,伏乞准元敕条流,鼓声绝后,禁断人行。近日军人百姓,更点动后尚恣夜行,特乞再下六军止绝。"

    ​虽然下了很多命令,但夜市仍然屡禁不绝,还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而愈演愈烈。唐朝以后的商业区不再受到坊市制度的限制,更加的自由,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坊市制度被打破了,但不代表这一制度彻底灭亡。宋朝东京、元朝大都都设有坊巷,坊仍然是城市管理的组成部门,只不过坊不再设坊墙,和其他坊仅以道路相隔,商店沿坊界分布,坊内反倒不设商铺。明清之际在此基础上这种狭窄的街巷进一步普及,部分地区如北京演化出了独具风格的胡同,坊逐渐沦为管理机构的名称,而丧失了作为市井组织的地位,人间烟火气息散尽也逐渐被人们遗忘。

    撰稿人:刘阔(南京农业大学咏归沙龙文学社)

    参考资料:

    1、冯兵,黄俊棚:《隋唐五代坊市制与城市社会管理》

    2、李永:《唐都长安管理策略演变》

    3、陈涛:《唐宋以来汉中府城“坊”的初步研究》

    4、刘石涵:《从东西两市到CBD——基于商业集聚视角分析唐朝的坊市制度》

    5、白岳波:《唐北宋时期市制演变研究——以都城为中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朝的市井江湖:除了依靠“不良人”,还可以怎样管理长安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nr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