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他的传奇作品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为“三言二拍”,是历史上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尤其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成电影和戏曲,一度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但他是哪里人,我从来不曾关注过。近日方知,他家就在苏州相城区黄埭镇的新港村,而新港村现在直接更名为冯梦龙村。虽然冯梦龙的故宅到底在哪里,还存在争议,但既然有冯梦龙村的存在,必然有其原因,也必有一游的理由。遂与好友相约前往。
去前做了一点攻略,大致了解了一下冯梦龙村的概况及主要景点。为纪念冯梦龙,冯梦龙村重建了冯梦龙文化广场,冯梦龙纪念馆,“冯梦龙故里”牌楼、玉龙亭、晚情亭等纪念亭以及“四图庙”等纪念建筑,除此,还有两大片花海,一片是马鞭草,一片是格桑花。


早上八点,松陵大道坐四号线地铁,一直坐到终点站龙道浜。出站后,本可以坐822公交,但因为不熟悉地名,不知道公交站停靠点的位置与景点的距离,所以我们还是打了的。
我们准备先去看马鞭草,赏花拍照,是女人最开心的旅游项目。
在车上要求司机开到马鞭草所在地,结果司机不知道马鞭草的具体位置,然后我们打算到了冯梦龙村下车后再打听。不料,那一大片马鞭草就在公路的旁边。我们立即让司机把车停下来,下车后直奔花海。
紫色的花海中有三三两两的游人,比之胜地那块马鞭草,花枝招展摆拍的大妈要少许多,而且也允许走进草从中拍照。我和友人避开其他游人,找了块人少而马鞭草又长得高而密集的地方,在那里横拍竖俯拍仰拍尽情拍……玩了近两个小时,天气多去转晴,太阳大起来,照片也拍得差不多了,我们便离开花海,打算去冯梦龙村。

向保安问路,保安说走过去要二十分钟,我俩打算步行前去,权当锻炼。但因为天气有点热,走到一半,竟有些疲惫,见有共享单车,两人便扫马骑车前往。两人持友驾照而不敢开车的人,此时却自我得意:还好,还好,会骑自行车!
那一片格桑花海,就在冯梦龙村前,但是因为太阳高照,拍照效果不好,所以我俩决定先去村中游览。
来到游客中心,大门紧闭,我俩决定先在游客中心后面的游廊上歇一会儿,顺便把自带的午饭吃了。我带了面包、蕃茄和鸡蛋,好友带了炒肉馅团子、卤牛肉和牛奶,这些食物吃着比一般的堂食舒服多了。
吃过午饭,又坐了一会儿,感觉休息得差不多,俩人出发游走冯梦龙。不过,因为冯梦龙故居、纪念馆以及书院等都关闭着,所以,也没啥看头,俩人便在晚睛亭里闲着聊天。
两点多,太阳略西斜,我们决定去格桑花田拍拍拍。较之马鞭草,格桑花田拍照效果差,因为花低矮又稀疏,两人的拍照的激情不是特别高。

于是骑共享单车到公交站头,不多时就坐上了到龙道浜的822公交车。回道家,四点半,正好做晚饭。
说实在的,冯梦龙村除了花海,可看的景还有待开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