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贵为什么能"活着"

作者: 尹口快乐心yao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23:47 被阅读4次

文/快乐心

重读余华的《活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段,每一次读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眼泪的宽广和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

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个奇特的现象,许多威势赫赫的大富大贵之家,到败家时“忽喇喇如大厦倾”,正如黄炎培先生总结的国家兴亡的历史怪圈那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为此后人不无感慨地概括为“富不过三代”!有一代创,二代守,三代耗,四代败的说法。

福贵的爹也是个赌鬼,福贵娘后来在福贵输掉所有的家产,落魄回家时,没有把责任全部归结在儿子身上,而是说了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福贵爹也没有像福贵想想中的那样对待他。而是让福贵挑着一担担铜钱去还债,明明能换银元,却用这种力压双肩的苦心最后让他感受财富的积累不易,是祖辈不知挑了多少担才积攒的家业,就这样付之东流,拱手送人。福贵爹的死,一是过不了心里那道坎,无法面对现实;第二,也是深深自责,若不是自己的前车之鉴,儿子也不会重蹈覆辙。

这里面的女性都是值得赞美的。女性天生强于男性的钝感力造就在苦难面前的承受能力很强。福贵娘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她也是死在精神的不堪一击,福贵去城里请郎中意外被拉去当壮丁,娘以为又去赌博,她不怕过苦日子,就怕儿子再也不能做一个正常人了。

家珍是我敬佩的女人。一个城里的米行千金,以前福贵是少爷还可以相配,而福贵败光所有家产,她竟然能气定神闲,轻描淡写地说:"只要以后不赌就好了!"福贵和娘最困难的时候,她在娘家生下孩子就重回茅草屋,做真正的穷苦农民,陪伴这个苦难的家。婆婆走后,福贵拉去做了壮丁,杳无音信之时,她给婆婆送终,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孩子。她对福贵是最大的精神支柱,不离不弃,患难见真情。

是什么让家珍彻底崩溃,那是凤霞的死。当有庆为了救县长夫人,被医生活活抽干血液而死,家珍没有彻底垮掉,因为还有一个孩子,人只要有希望,眼泪总能抚平心中的巨创。凤霞,小时高烧至聋,一直是家里的得力劳动帮手,为供弟弟上学,卖给别人家伺候老人。当终于遇到二喜,一个给她呵护,给她温暖家园的城里丈夫。好日子本来有了盼头,幸福开始眷顾这苦难的煎熬。凤霞生孩子死了,留下了孩子。家珍最后一股精神寄托彻底消失,她的灵魂也只剩下躯壳啦!她这么多年的等待与坚持,再也没有价值了!家珍觉得活着太苦了!她的意念一旦死去,躯体也就追随而去。

绝望的不存在,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福贵经历了"土改""钢铁运动""文化大革命"多少人熬过来,多少人又命丧其中。龙儿偷奸耍滑,从福贵手里赢了的百亩家业,却成了土改的土豪地主。拉去枪毙,死的时候说是替福贵冤死。

"钢铁运动",挨家挨户砸锅卖铁,响应共产主义大锅饭。劳动成果一起分享让穷苦更是难以翻身。这就存在人性的堕落,公社分配不均。

文化大革命,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成了一种泄私愤,乱用私刑的悲哀劫难。村长被打,被抓时,群众无人说句公道话,人心的寒凉。春生县长欠福贵一条命,却最终不堪凌辱,死在红卫兵的精神折磨中。

人真的是绝望而死吗?人不是死在劳苦的身体折磨,而是在精神上的的妥协,认命,死多么容易,活着才真的需要勇气支撑。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讲述过去,讲述自己,一次次重度此生

本书的福贵为什么在所有亲人相继离去,上天连外孙苦根也夺走了。而他仍然坚强活下来!这是一种与天对抗,我偏偏不能倒下。如果他觉得生无可念,一死百了,可以全家在地下团聚。但人若死了,哪有什么泉下有知,哪有什么极乐世界。人若死了,生命的可贵就因为只有活着,你才能有思想,你才能有觉知,你才能把过往一遍遍翻过来覆过去,回味是最美的光景。

世上有多少人为一点小事就轻生,这只是弱者的逃避,人性最痛苦的解脱,然而坚强面对,承受生命中各种考验,"活着"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福贵为什么能"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oi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