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芳的儿子今年14岁,初二学生。
郑芳一直致力于儿子的全面发展,从小没少让儿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聪慧、懂事的儿子也让郑芳成为其他妈妈羡慕、佩服的对象。然而,自从儿子加入学校的田径队后,情况却有些变化:儿子很喜欢田径队,把很多的时间投入到了体育训练中,因而学习成绩稍有下滑。郑芳非常紧张,多次劝说儿子退出田径队,无果,于是私下前去劝教练让儿子退出。儿子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怒,已经半个月没和郑芳说话了。郑芳十分苦恼,遂向同是家委会的朋友王华华寻求帮助。
王华华首先用提问的方式了解郑芳为什么一定要让儿子退出田径队,从郑芳的回答中知道她是担心儿子走弯路,担心他辛苦或者因为训练落下伤病。
郑芳和儿子的沟通是:“儿子啊,难道你妈我会害你吗?从小到大妈哪不是尽心尽力地为你好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你这想法太幼稚、太不成熟。”
郑芳还跟他说:“学体育的能出头的没几个,你肯定不是其中一个。我不是看不起你,这是客观事实,赶紧别做这些无用功,把心思都放回学习上来。”郑芳认为自己和儿子说得很明白了,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但是儿子就是不理解她的良苦用心。
王华华告诉郑芳,青春期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时候。他们正是希望可以自己做决定、探索世界的时候。在父母看来再理所当然的选择,孩子也不一定会立刻接受。
王华华给郑芳讲了自己父母如何在生活中干涉自己的小事,引起郑芳的共鸣,让她能换位思考,更好的理解儿子为什么会生气。
接着引导郑芳自我觉察到在与儿子沟通中常处于“上位者”模式,从而进一步意识到二人沟通不具备平等性。接着引导郑芳去探究儿子情绪背后的需求是什么,让他明白儿子喜欢田径队是对田径队有了归属感,这是人类很重要的“自我实现”需求。最后郑芳说要回去好好听儿子说,两人各退一步。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说:我们要允许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孩子做得不好,可以适当地引导,但不要粗暴地压制、扼杀。不然,扼杀的不仅仅是他的叛逆,还有可能是他的精神和人生。
喜欢请点关注
未完待续
#心理疏导#疏心卡#孩子教育#父母与孩子#青少年#亲子沟通#青少年心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