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311623/0c5600e0a882dc17.jpg)
滴答、滴答、滴答……
如果我的城市开始下雨,那雨滴一定五彩缤纷的,街头的两排白桦树也将随着彩色弥漫开来,不一会儿,就能遍布大街小巷。
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少一点猜疑,多一些温馨,那纵使是雷电交加,应该也淋不灭心底的那团火。
老张和老程是我两个毫无交集的朋友,老张幽默,且能说会道,每次相聚都能侃侃而谈,欢声笑语之余还能让人对他有一丝钦佩。他也不仅仅是个官二代,自己近些年的经商也是风生水起,可谓家境殷实,妥妥的知乎中产阶级标准。老程是个很乐观的人,有点微胖,笑起来有点像汪涵,他的可取之处便在于他的乐观心态,无论是揣测人心,还是人情世故,都能露出他那标志性的笑脸。他是一名车床技工,半月一次的黑白班交替丝毫没有夺去他一丝的精气神,印象中的他总是姿态挺拔。我一直想介绍他两认识,苦于时不予我,总是错失机会,经过一年多的交道,我反而慢慢释怀了这件事。事要从消费讲起,人难免俗气,今天就讲点小肚鸡肠的话,我偶尔会约他两单独和我吃饭,享受朋友之间的独处聊天。《党章》讲得好,把定期谈心作为关心、了解同志的方法,我也是依葫芦画瓢,把定期谈心作为关心朋友的方式。我好面子嘛,凡是和他们出去吃饭或者消费总是抢着买单,也绝大多数是我买单。久而久之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倒不是谁来消费、谁来买单的问题,只是老张慢慢的在我眼里成了勤俭节约,这是好品质,老程渐渐地在我眼里成了一毛不拔,这缺点得改,老张可以大大方方的小气,老程却只能小心翼翼的大方。其实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番,起码他两和我在一块的时候消费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不存在谁多谁少。那为什么会产生区别对待呢?我又是何时带上有色眼镜的呢?
我想起了《哪吒》里的那句台词:“人们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可能我们的本意从来都是以亲情、友情、爱情等元素产生的情感关系为纽带。但是金钱利益、社会关系无所不入,当我发现中枢神经在不知不觉间被潜移默化的时候,我有些自责,到底是书看少了?还是道理没弄明白呢?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是要告诉我们“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懂再多的道理不去付出实践,那这一切都将只是徒劳。像我这种爱惜羽毛的人,一向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觉得“好人”的定义是“问心无愧”,但是仔细一想,每个人的道德标准都不一样,那把心灵的戒尺有长有短,而且没有刻度,我的问心无愧或许在你眼里是罪大恶极,并且多数人根本没有机会和时间去了解一个人,所以另一个人认识你的最快途径是从别人嘴里。老张也会时不时面露不屑,轻蔑他人,老程偶尔也会胆小怕事、张目结舌,佛有三世身,人有千面心,人无完人,除了大是大非,人品的高低永远是别人的评价,谁都难做永远的好人。人性错综复杂是没错,卑鄙和高尚、懒惰与勤奋、凶恶与仁慈是可以共存一体也没错,但永远不要高估它,它比我们想象的要肤浅得多。
在新时代的洪流中,我总想着如何去突破人性,怎样去强大自我,其实很多如我一般天赋不佳或先天不足的人想要不被击溃、不被掩埋,就需要数以倍计的努力去填充,去弥补,而且更多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带队,只是不愿掉队。正如我一个朋友说过她整容不是为了变漂亮,她只是为了当一个正常人,只是为了弥补这些年来上天对她的恶意和不公。
《论语》里有句话我很喜欢:“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https://img.haomeiwen.com/i4311623/e9742540560aa58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