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潮起潮落的人世浮沉,都在厨房烟火里 | 壹佰個FM Vol.

那些潮起潮落的人世浮沉,都在厨房烟火里 | 壹佰個FM Vol.

作者: 壹佰個100 | 来源:发表于2018-09-10 17:31 被阅读0次

说起“家”这个字,谁都无法淡若烟水。那是满足人类所有欲求与情感的,最坚固最温暖的地方。而厨房,则承载了关于“家”的,最浓郁的味道。

一碟妻子的拿手小菜,足以消解打拼一整天的疲惫;一碗煲上十几个钟头的鸡汤,能够抚慰藏在五脏六腑里的委屈心酸。

厨房,远不只是烹饪菜肴、填饱肚子的功能性空间;

她更应该是家人沟通情感、蓄积力量,让人默默泪流的,爱的港湾。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今天,壹佰個为您端上三个关于厨房的故事,一起在这里感受人间烟火。

壹佰個|第5期故事

主播/一伦

主编/山草

制作/一伦

视觉/慕鸢璃

丈母娘对李安说,你这么会烧菜,我投资给你开馆子好不好?

这是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的故事,也是六年“吃软饭”家庭煮夫李安的故事。

1985至1990,李安看上去最碌碌无为的六年,原来是成就他人生电影辉煌的六年。

从美国纽约大学毕业后,李安没有找到一份与电影导演相关的正经工作。只能偶尔跑去剧组看看器材,或者帮剪接师打个下手,又或者当个剧务打打杂等等。

李安早期电影《推手》剧照,图片来自电影截图

但即使是这样简单的工作,李安都干得笨拙,闹了很多笑话,也时常被人取笑。无奈之下,他只好去干些拿沙袋、扛东西的苦力活儿,其他机灵的事都由别人去做。

这时的李安辛苦一天回到家里,便经常自嘲:“我真的只会当导演,做其他事都不灵光。”

深知丈夫个性的林惠嘉对李安说:“剧组里这种粗重的活儿别去干了,就在家里为你喜欢的事情做准备。”

一句话戳中了李安的无奈,也说到了李安的心里。

图片来自网络

由此开始,在以后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李安在家里进入一种“闭关修炼”的神奇状态。他出没最多的地方,就是菜场和厨房,每天精心为家人烹饪可口饭菜。

煎炸烹煮、炒烧炖蒸,掌勺的李安几乎无所不能。厨房似乎也成为了另一座电影片场,让他在炉火调料之间,纵横驰骋,肆意发挥,最终的成品佳肴,也是个个色香味俱全。

煮夫李安对每一顿饭的要求几乎犯了强迫症。他的菜谱每天都要换新,即使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也要做得出温馨大餐的味道。

1990年,李安的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丈母娘甚至跟他说:“你这么会烧菜,我来投资给你开馆子好不好?”

厨师李安还是要做导演李安。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一日餐食而绞尽脑汁的过程,其实是李安探索饮食男女的人性研究,构想一个又一个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有人看到的剧本……

在后来的电影《饮食男女》大热之后,他也坦承,自己导演的《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家庭三部曲”,确实深受过去六年家庭煮夫生活的启发,才能够将每一场戏做得如此接地气,有烟火,深得人心共鸣。

厨房里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确实可能消磨一个人的锐气,因为他就把厨房当作厨房。

李安《饮食男女》电影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厨房里每日不同的菜蛋肉汤,却也可能激发一个人的想象,因为他是把厨房当作战场。

英雄莫问出处,即使他是煮夫。

李碧华在《胭脂扣》里说 一个女人,要有多少爱,

才能愿意站在厨房边,把那堆碗洗干净

香港女作家李碧华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国内文化圈与影视圈最受期待的人物之一。

上世纪70年代末,李碧华与台湾出版传媒人郭崇元结婚后,便开始更加醉心于自己闲居一室的创作。家中的厨房与美食,成为她各种痴缠悱恻,而又诡幻辛辣作品中的主角。

图片来自网络

李碧华是个十足的“恋床主义者”,为了方便自己的创作,她将家里的书柜、书桌、电脑都搬进了卧室。家里唯一能让她下床走动去往的地方,就是厨房。

那也是她另一个离不开的地方。

经过婚后潜心创作,李碧华的《霸王别姬》、《胭脂扣》、《青蛇》、《饺子》等众多作品被拍摄成电影,并收获荣誉无数。其中《胭脂扣》里的一句话吐露出她对厨房与婚姻爱情之间关系的深切领悟。

她写道:一个女人,要有多少爱,才能愿意站在厨房边,把那堆碗洗干净。

也许只有纤细敏感的女人,才能更加懂得李碧华从厨房角角落落里寻到的种种思绪。但正是这种思绪,将她众多作品中的人间烟火、爱恨情仇渲染得痛彻心扉,却又利落干脆。

李碧华说,自己最爱人间烟火,时常会下厨烹饪,这才更有灵感去创作了《饮食档案》。

与传统意义上的美食文谱完全不同,李碧华将自己小说的泼辣狠劲儿,也写进了一餐一食里。她写的是餐厨美味,更是各生各态。

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她在《食的悲剧》里为了证明“为了一口粮,人们得付出代价”,这样写道:“食的过程其实相当惨烈,经过咬噬、撕扯、压碎、磨烂,血肉模糊的物体,还要推送、吞咽、堕落、搅拌、消化、吸收、遗弃、排泄,并不怎样高贵……”

下笔是毫不犹豫的猛、狠、准,却又生动非常,趣味盎然,将美食与人生贯穿得安逸稳妥而又对照分明。

从餐食中省悟人生与人性,这也许就是被丈夫称为“懒婆”的李碧华,唯独最爱厨房的原因。

蔡澜:舌尖上的夫妻之道,“太太不像是在做菜,倒像是在调情”

他曾说自己的名字,听起来像买菜的篮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

在世界各地豪华饭店,吃过顶级美食,也在街边的小摊,尝过米粉和裤带面。

在他看来,玩的时候,会花尽心思,玩得尽兴。

吃的时候,不远万里,不忌口,他甚至放言:要享受美食,就得牺牲一点健康。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美食大师留有最多情的地方,还是太太的厨房。他说,“太太不像是在做菜,倒像是在调情。”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吃这件事上,蔡澜与太太方琼文是心有灵犀的。

方琼文曾是电影监制,工作能力极强,也很聪明,但不算太漂亮,并不符合蔡澜对美女的要求。虽然人不美,可做出来的菜美,尤其是她能用别人不要的下脚料做出美味佳肴。

好比猪肺捆,就是猪肺外面包的那层膜,有肉,有筋,还有软骨。

这东西几乎没人吃,但经方琼文精心烹饪后就变成了绝品美味,无论是拿来炒还是做捞饭,嚼起来美味一层层绽放,肉的厚实、筋的筋道、软骨的脆爽,既层次分明又杂糅融合。蔡澜尝过后惊叹:“天下至美。”

还有猪颈肉,因为淋巴结多,大多数人都不吃。方琼文用柳叶小刀细细地将淋巴剔除干净,用剩下的猪颈肉入馔。单是这一种材料,方琼文就能做出泰式酱汁烤、炭烧、花椒八角香叶焖、沙茶水煮等几十种菜式。

图片来自网络

吃过后,蔡澜彻底折服:“那种鲜嫩又有弹性的口感,绝对可以在猪身上的数十个取肉部位中排名第一。”

不过,方琼文不是主妇型太太,虽然厨艺佳,但想让她下厨,也不容易。天气好、心情好、身体好、原材料也好,她才有兴趣露上一手。

更有趣的是,蔡澜越想吃什么,她就越不做什么——明明念叨着石斑,端上桌的却是炒花枝;当他几乎忘了石斑时,她忽然就会端上一盘蒸得撩人肺腑的大石斑来……蔡澜吃了半辈子美食,也认识了不少名厨大师,却没见过架子比太太还大的。

图片来自网络

想吃的时候,她不一定愿意做,偶尔做了也不是最惦记的,等到不抱希望时,忽然又来了惊喜。

他说,太太不像是在做菜,倒像是在调情。

蔡澜说,方琼文绝非贤惠型太太,他也永远没有享受过那种在家当大爷的待遇。

好比有天早晨他犯了懒病,吩咐方琼文为他做一顿早餐送到床上吃,方琼文回答:“那你去厨房睡觉好了。”

致谢

音乐来源/虾米音乐、网易云音乐

故事叁转载自/《新民周刊》

图片支持/unsplash/网络

壹佰個100

用故事探索你我的宇宙

相关文章

  • 那些潮起潮落的人世浮沉,都在厨房烟火里 | 壹佰個FM Vol.

    说起“家”这个字,谁都无法淡若烟水。那是满足人类所有欲求与情感的,最坚固最温暖的地方。而厨房,则承载了关于“家”的...

  • 不回家的中秋节,你与谁赏月? | 壹佰個FM Vol.13

    不回家的中秋节,你与谁赏月? | 壹佰個FM Vol.13.mp36:59 来自壹佰個100 这个中秋,你能回家吗...

  • 人生如潮

    人生浮沉, 如潮起潮落。 潮起时, 汹涌澎湃, 如万马奔腾; 潮落时, 如花海凋谢, 仅存于片片绿叶。 这不正是人...

  • 石岩磊/潮起潮落人从容

    潮起潮落人从容 文/石岩磊 点击这里听我的声音[https://www.lizhi.fm/16799317/283...

  • 潮起潮落

    这文跟潮起潮落没啥关系,在这一个月我是不会去看海的 只是躺在床上看着水瓶里的花,屋外的天气变换,云朵一会儿遮住太阳...

  • 潮起潮落

    站在海岸边, 微风吹拂着我的长发, 撩拨着我那颗思念的心。 千千万万朵浪花, 一个赛一个地向前冲, 拍打着海岸, ...

  • 潮起潮落

    时常潮起潮落…… 大概是想的复杂了 似火 似风 最后回归现实 跌入崖中 然后 慢慢爬起 用自认为的...

  • 潮起潮落

    人生聚散,均是经历。 团队,建起来不易,散起来极快。这个速度,如今算是亲眼见到了。 当初,虽然不在这个团队,却也是...

  • 潮起潮落

    年初带着激情和梦想,毅然从海外回到了中国,放弃的不仅仅是高薪,还有那个本该属于自己的平台。 刚开始积极主动,但随着...

  • 潮起潮落

    潮起,潮落。 暮色渐浓,鸟鸣阵阵,潮湿、会合的沙滩上,是女人赶往城镇匆忙的身影。吵起,潮落。黑暗笼上了屋顶和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潮起潮落的人世浮沉,都在厨房烟火里 | 壹佰個FM Vol.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te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