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人从容
文/石岩磊
对于退休老同志来说天天都是节假日,所以没必要在“十一”长假期间出去凑热闹,最近几天我就一直宅居在家,但身未动心已远,天天通过网络视频跟随游客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神游了众多名山大川,也包括闻名天下的钱塘江大潮。每逢农历八月十五,钱塘江下游都会迎来波澜壮阔的潮水,其场面甚是惊心动魄。
从游人拍摄的短视频中可以看到,远处一条白线迅速飘过来,恍若晴空雁阵般整齐划一,待到百米开外,即能看清波涛踩着波涛急切地一路狂奔,仿佛千军万马似的轰隆隆地滚滚向前势不可挡,而窜到眼前时已化作两三米高的水墙,齐刷刷地列阵一闪而过,并毫不留情地扇着堤坝的耳光,激起千堆雪的同时也招来游客的大呼小叫,来不及躲闪的人们有的被掀翻推上了马路,有的惨遭反卷倒吸至护栏边,有惊无险中多的是畅快的欢笑。我在被这些滑稽场景逗乐的同时,大有身临其境之感,也联想到古人观潮的场景该是如何呢?
唐朝诗人李廓的《忆钱塘》有云:“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可见千年之前的大潮同样具有雷霆万钧之势,令人胆战心惊诚惶诚恐。宋人杨时描写的就更加生动了,在他的《过钱塘江迎潮》中便有佳句:“银潢翻空际天白,鲲怒鹏骞海波击。涌云噫气声怒号,万马驰车随霹雳。”而苏轼的《观潮》诗最能体现我此时的心境:“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大概许多人有过相似的体验,无论是名胜古迹还是自然风光,未去之前,人们通过景点介绍或他人的推荐,感觉那就是仙境、那就是天堂,于是生出无限神往,恨不得立马飞过去,可真的身处其中时,往往大失所望,就像我的一位朋友在八达岭长城上发出的感慨:“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真遗憾!”更有网友雨中登黄山,在抬头看腚、回首见顶的绝望中大呼:“我想回家!”我在庆幸自己没有遭受磨难的同时,也难免心生一丝遗憾。
这帮人的卖惨是不是多少有点炫耀的成分呢?就像苏轼那样尽管“到得还来别无事”,可假如他没有去过庐山,怎会写出千古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呢?也许这就跟我们的人生经历一样,小时候大人们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吃陌生人给的糖”“不能听生人的话”,仿佛世上没有好人,人人都是居心叵测的坏蛋,生怕孩子上当受骗,可我们每个人不都是一路跌跌撞撞地走过来的吗?吃的亏全化作了灭活后的疫苗,增强了我们的免疫力,可以沉着冷静地面对波折与坎坷了。
“庐山烟雨浙江潮”对于苏东坡来说是历经沧桑后的豁达,而我却在他平淡无奇的诗句中读出了峥嵘,古往今来,所谓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鸣不过是无力回天的自嘲,所谓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不过是难以融入官场的另类,所谓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不过是不合时宜的无奈罢了,何必耻笑他人的浑浑噩噩,何必指责别人的勾心斗角,何必不屑于某些人的蝇营狗苟,“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或许,没经受过艰难困苦就别看不惯老辈人的节衣缩食,没涉足过影视圈就别一棍子打死称其为大染缸,没体验过电玩的乐趣就别责骂儿孙的不上进。我们不可走遍大江南北游完七大洲,也不可能事必躬亲尝尽世间百态,“庐山烟雨浙江潮”足以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年年岁岁潮相似,不到钱塘心不死,岁岁年年景不同,潮起潮落人从容。走过千山不过一个“累”字,览过万潮只道一个“值”字吧。
2020.10.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