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882623/3c32cbed1c8e3212.jpg)
只有用心看,才会看得真切。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重要的东西,是用肉眼看不到的。
郭有才的走红、儿童节的鼎沸、高考和中考的猝不及防,让本来炙热难耐的6月天,又充斥着紧张浮躁的气息。
而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犹如夏夜的一抹清凉,沁人心脾。
它春风化雨般把你拉回匆匆那年,让你再次品味那惊涛骇浪后的平静,急湍打磨后的清亮,大雪纷飞时的安宁和沧桑看透后的纯真。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真没想到,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这位外人眼中的雄壮硬汉,也是铁汉柔情。他以敏感细腻的内心和忧郁柔曼的个性,讲爱情,谈责任,说哲理,品人生,深入浅出地创造出人类“成人的童话”。
图片
四十四次日落,是《小王子》中最动人的章节。它让我们不由反思,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到底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抑或,我们这种反思又是为了什么。
四十四次日落,隐喻着小王子生活的星球很小,所以每天能看很多次日落。夕阳西照,美丽动人,这是小王子开心的理由;但每天见到的都是同样的东西,这也是小王子苦闷的原因。
人的成长,大概就像《小王子》里写的那样,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永远不知什么是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曾经。
爱情,不是双方相互凝视,而是一起展望同一个方向。
爱情也好,婚姻也罢,都像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小王子》中描绘了一支纤细弱小、却又娇贵清高的玫瑰:她那么弱小,像一阵风就能把她刮倒似的;她那么娇贵,几只毛毛虫就能治她于死地。
小王子百般呵护、千般付出、万般忍让,但换来的只是一次次的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小王子沉默了,他爱得如此卑微,卑微到看不见自己的影子,于是他决定离开“围城”。
喜欢,是放纵,但爱,却是克制。
玫瑰花的爱带着青涩的颜色,是一种不懂得如何去爱的爱。她不懂得珍惜,更不懂得表达,只知道一味地占有和索取。但是不加克制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换来的却是小王子的逃离。
当小王子来到地球,看到了千千万万朵和他的玫瑰一样的玫瑰,他百感交集。曾经的自己把她当成全宇宙的唯一,自己爱得如此卑如微尘,殊不知,在现在的地球上,她也不过是千万分之一。
如果未曾见过黎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小王子像现实世界刚刚仗剑走天涯的浪子一样,发出“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的慨叹。
但是,黎明后的光芒万丈,也有可能刺伤双眼。
直到听到智者说出爱情和婚姻的真相,小王子才发现曾经的自己其实也并不成熟。
智者狐狸的表达语重心长: “对我来说,你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万个小男孩一样,没有什么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也只是一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只的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会彼此需要。对我来说,你就是我的独一无二;对你来说,我也是你的永久唯一。”
而所谓的驯养,就是“制造羁绊”,就是建立关系,日久生情,产生爱的情愫。那么对方就不会是一朵普通的玫瑰,而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玫瑰。当然,在对方身上花的时间会让对方在自己心中变得不可替代,同时,想跟人“制造羁绊”,那也要承担流泪的风险。
小王子终于明白了:正是我为我玫瑰的倾心付出,使得她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正是因为给她浇过水、施过肥,为她遮过风、挡过雨,忍让过她的取闹和无理,还有那毫无厘头的小脾气,才在双方之间建立起深厚的羁绊,而这种羁绊让这朵玫瑰变得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其实,不断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小王子和玫瑰。最初都根本不懂什么是爱、什么是婚姻。小王子的爱太过卑微,太过忍让,玫瑰的爱太过放纵,太过依赖,双方都在不成熟年龄,无意间伤害了对方。
圣埃克苏佩里在自传《风沙星辰》中写道:生命告诉我们,爱不是双方相互凝视,而是一起展望同一个方向。
所以,成长中的每个人,都是小王子或玫瑰,我们不断学着收起清高和索取,也放下卑微和青涩,从给予的行动中去体验自己成长的力量。
人生本无意义,人都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小王子来到名为“地球“的星球上,这里的一切让他大开眼界。这里住着一百一十一位国王,七千个地理学家,九十万个做生意的人,七百五十万个爱喝酒的人,三亿一千一百万虚荣的人……也就是说,大约有六十亿个大人,宛如今天的地球村。
这里的大人,成天做着所谓正经的事,但如果你问他们什么是正经的事,恐怕连他们自己都回答不上来,除了对“权钱名利子“的不懈追求,他们什么事也不做。
在他们的身旁,种着9999朵玫瑰,但这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意义,因为他们会固执的去寻找第10000朵,第10001朵······直到死亡才停止寻找的步伐。
然而只要时时驻足,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一直要寻找的东西,就藏在其中任何一朵玫瑰中。
经济的快速增长,让我们从一个物质上不足的时代进入一个精神上普遍不难的时代。人被简化成数字,欲望成了对欲望的欲望,人们试图用客观的标准体系来界定和衡量主观的价值意义。
于是,我们每天习惯于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为了碎银几两,疲于生计,遗忘了仪式,也遗忘了生活的意义。
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
狐狸说:仪式是使得某个日子区别于其他日子,某个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
马克斯·韦伯说,人,都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存在主义作家加缪,在《西西弗斯神话》中也传达了这样的价值观: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生就是一段毫无意义的旅程。
从某种角度来说,人活着,最初就是毫无意义,而所谓的“意义”,都是后来人所赋予的。
在狗的眼里,养狗的人都是狗,而在人的眼里,狗就是狗,而不是人。物种不同,意识结构不同,思维就千差万别。
人与人之间更是如此,当认知出现了偏差,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也就意味着不同的人生。
有的人,24岁就结婚了,25岁又离婚了;
有的人,35岁才结婚,却收获了幸福的一生;
有的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10年才找到好工作;
有的人,28岁才毕业,第1年就进了世界500强企业;
有的人,30岁便有了自己的公司,却在50岁撒手人寰;
有的人,60岁才当上公司高管,但活到了100岁寿终正寝。
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区”。
在你的时区里,你没有领先,也没有落后,一切都刚刚好。
每个人花期不同,不必焦虑有人比你提前拥有。人生不是短程跑,而是马拉松,让自己的每一步都充满仪式感和意义感,才不枉此生。
小王子总共不到4万字,却是送给成年人最好的童话,没有之一。
多年以后,我们爱了恨了,分了合了,流过很多眼泪,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景,自以为成长了、成熟了,却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成年后,再次看小王子,还是感动万分,仿佛又看到了那个青涩纯真、而又不放弃成长的自己。但我知道,曾经的岁月已成过去,遥远得就像上辈子一样。
思念,是对遗忘的抗争,而所有的回忆都是对那种青涩纯真的拙劣模仿。
所以,活在当下,不放弃成长,才会一路向阳,未来可期。
《小王子》是一部童年时不容易读懂的书;而当你读懂时,也早已不再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