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女儿今天又送了大礼包给我,刚刚看到先生转发的家长微信群中的班主任老师的点名微信信息,我情绪的第一反应是怒火中烧,背后的想法是“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省心!”
情绪第二反应是无力无奈,背后的想法是“有这么个不按时交作业,拖拉这么多作业,被老师集中点名的女儿,我真是毫无办法,也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
情绪第三反应是欢喜,背后的想法是“太好了,女儿又来挑战我的底线了,看看我是否可以沉得住气,是否会冲她大发雷霆,或者我是否会因此而放弃她,不管她。”此刻正是考试时,今天是全国高考的第一天,也是我被女儿大考的一天。
我立刻在简单吃完中午饭后,打开电脑先做了一个自我观念的作业,发现之前同样的作业我在5月下旬就已经做过一次了。只不过这次是升级版的,女儿不是只有一门作业没交,而是好几门都没交。不是只有一两天没交,而是连着十天左右没交。当我回顾了自己前面的一次作业,发现这次我有新的深层信念,被我挖掘出来了,就是自我谴责,自我贬低,这个深层信念依然有着很粗壮的根系,缠绕在我的潜意识里,那就是“我不够好,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女儿没有交作业是否等于女儿不是一个好孩子?
我有一个不按时交作业的女儿是否等于我就不是一个好妈妈?
这两个相等式是否绝对相等?
不相等!
女儿不交作业指示一个行为,我却很容易很不假思索地就上升到了身份定位,给女儿和自己都贴上了“不够好”的标签!
这个行为只能说明现在这个时间空间,女儿没有做这件事情,并不代表女儿这个人有问题,所以,从身份层面,我给女儿的定义是她是一个智慧的女儿,她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她选择这样的体验,来让自己在高一的时候有这样的经历,我无权剥夺。我也不可能按着她的头让她去写作业。
另外晚上刚好看到了一段视频,不知道是美国的哪个电影片段,大约9分钟的内容,这个视频的题目是《每个生命各有天赋,怎能以”高考“论英雄!?》对于美国的学校及教育制度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其实也完全适用于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
所以,女儿其实是用这样的行为表明她对于现行教育体制、高考、竞争的一种挑战!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女儿无疑是勇敢的,无畏的,特立独行的,至少比我要有勇气地多!
同时,也由此引发我的思考,我如何引领女儿,我如何提升智慧?女儿在倒逼我要提升自己的智慧,沟通能力、对于学习动力的激发能力,总而言之,我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以及提升的空间。
谢谢你,亲爱的女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