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手中的优势牌
——基于优势读懂自己Ⅱ
——在既往的成长经历中,你在意自己的弱势?还是关注自己的优势?
——在没接触优势理论之前,我把目光直勾勾的锁定在自己的弱势上。也就是“我没有什么!”
即便别人看到的我,是自信满满、活力四射、行动力超强、思维敏捷;但我看到的自己是,不是那么自信、有些刻板、不够随和、太多执念……
这些弱势,好像一直包裹着自己。基于传统的木桶理论,补齐短板,要在自己擅长的长板上折下一半补在短板上。但,这个属于自己的木桶并没有随着修补的过程而完美,反而落了支离破碎的样子。
还记得上文中那34颗神奇的种子吗?
从我们出生开始,这34颗才干种子就开始慢慢成长,我们在不经意间滋养、灌溉着这些具有神奇魔力的种子。有的茁壮成长,成为了突显优势的小苗;有的没能精心照顾,看似有些发蔫,但感觉依然顽强的期待被主人看到;有的一时施肥过旺,险些烧坏了种子……
这34颗富有魔力的种子,就是盖洛普优势才干。这些种子仿佛基因密码般神奇,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洞察一个人真实的需求。
我有个疑问,测过盖洛普优势测试的朋友们,有多少人在关注自己前5-10才干后,心中的答案是“我就知道自己是这样的!”然后,马上翻到后5-10的才干,心中的回复是“难怪我…… 哎!”
这个问题,我是!为什么我的战略思维才干是弱势,难怪我不能宏观思维,我能通过什么方式,把他们调用到前面呢?
我想没有接触优势理论的朋友们,大多会存在这般困惑。觉得改善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把弱势进行刻意练习。因为我没有,所以我才这样!
而优势理论告诉我们的木桶理论是这样的:

倾斜你的木桶,发挥你的优势。看见你有什么,而不是没有什么。
这张图,带给你什么思考呢?
执行力强咖的用脑路径
这34颗神奇的种子中那些被浇灌、被滋养的前5-10颗种子,每一个都有两面,如果过度使用或压抑受限,都会成为困惑的源头。面对困惑,不要想我们没有的,去看看那些就在你手中的才干,往往是他们在作祟。
已经拥有的才干种子要倍感珍惜。从模式驱动到目标驱动,恰恰是从野蛮利用才干到绽放优势的过程。
我又有个疑问,才干与优势,有何区别吗?
才干如滤镜,是自然而然、反复出现,能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模式。
用中学语文的解读方式,才干是一种模式;而“的”前是形容这种模式的定语,这些修饰词,是很中性的表达方式。发挥才干,更像是一种模式驱动,近乎于本能的利用。
优势则是目标驱动,用公式说明“优势=才干*投入”
才干多是与生俱来的,投入则需要两点:一是刻意练习 二是有意识的管理才干。
而我们的困惑,并不在于弱势,多是过度或压抑才干,致使才干没能绽放优势。
从自己拥有的才干下手,才能找到改善的真正动力。
上文《我被天赋才干绑架了》我谈到了关于自己在生涯规划师成长路径中的困惑,经过优势会诊,发现困惑的根源不在于我没有的“战略思维”才干,而在于我过度滥用的“责任”。
那我想拥有的宏观视角、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只有“战略思维”才干才有吗?作为一个执行力的强咖,我能有吗?
答案是肯定的。况且我周围的朋友也一直肯定着我的系统化思维,那我是如何获得的呢?
基于优势的问题解决,依据“目标——经验——行动”的模型,我进行了探索:
目标:我想拥有宏观视角、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经验:
——在什么时候我的思考是最高效的?
这个问题,带我回到了大脑高效运转的时刻。如同现在,我在有书写动作或者敲打键盘时,能感受到脑子中的小马达飞快运转。如果让我瞪眼干巴巴的想,我的思维会是僵化的状态。
除此之外,当我把思考固定在一个时间点,或者专注在一个情境下,我会更高效。比如,每周六晚8点后,我会开始写一篇文章,那么在这个时间,头脑中好像有很多个隧道,把这一段时间思考的内容汇聚在一起。
——以上的过程中,是哪些才干在发挥作用呢?
成就+专注 这两个执行力才干完美组合,让我专注在一个目标上,不只是做完,还要做自己具有挑战的是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完成了目标,而且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达成目标+激发动力,这就是win-win。
瞧,一个分析下来,我不是无脑,只是我用脑的开启方式与你不同。战略思维领域才干不突出,只是没有优势,并非不能达成该领域的结果。
目标确定,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有适合自己的路径,而这条路径不仅能带我走向目标,而且满足我内在的动力需求。
行动:基于优势的问题解决,我将打好手中的优势牌,刻意投入“成就+专注”,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启宏观视角、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1 固定时间
2 专注在一个情境下
3 写下来(有书写的过程)

流畅表达 从看见自己开始
这两周遇见了客户X,从头像看去是个自信、文艺、儒雅的男生,听到声音,确实儒雅的很,但声音并没有头像那般成熟。第一次给他进行了关于生命意图的探索,围绕生命中的8个问题进行分析。前4个问题的回答,每一个都有些犹豫,不敢肯定;在第五个关于“成功”问题的探索,他很果敢的说出了积压在内心的答案“自信”。这个答案一出,好像动力开关,而后的问题很顺畅的找到了心流的状态。
在经过一段探索后,他的生命意图是自信。而这个自信如同一堵墙一般横在了他面前。他希望能在公众表达时更流畅,但总是没有预期的好。于是他和我又聊了优势才干。
就这样,我们开启了第二次优势探索。
拿到这样的五张才干牌:搜索、理念、思维、学习、追求 我做了个假设,战略思维领域的强咖,但是不是过度发挥了战略思维,陷入了想的多 做的少 致使在从0到1的开启状态处于待机状态。
在沟通中,从0到1 恰恰是他现在最在意的地方。而X将这种在意归咎于自己的弱势——沟通。
于是,咨询从解读5张卡牌开始,首先让他看到自己真实的样子。
这几个词看似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但其内在的动力和深层次的解读往往并不只是表面之意。比如,“追求”才干突出的人希望在别人的眼中举足轻重,渴望被认同。这是一般我们能从既有经验感受到的,而“追求”才干的人独立性强,需要更多自由、独立的空间。而这种空间成为展现“追求”的安全场域。
深入挖掘几个词后,发现“理念”中的“新”、“追求”中的“独立”是可以切入的地方:沟通新的想法、利用新的表达形式;与老板沟通有独立、自由的空间氛围,营造适合自己表达的场域。有意识的利用“理念”+“追求”的组合牌,开启第一步。
但他说,自己也尝试过这些,但效果并不明显,准备的特别好,总是陷入担心中,不知道如何处理。我在想是不是“思维”的内省模式过渡发挥呢?于是,我们深度剖析了“思维”这张牌:
——在之前的经验中,陷入内省中,他会做些什么?
——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这是个不错的做法。效果如何?
——有效果,但没能坚持下去。
……
咨询后,带给我深深的觉察:
一次咨询的结束 并不是得到一份答案,是一次自我探索的开始。
我们手中34颗神奇的种子,名列前位的5-10个才干,是大自然的馈赠。但每一颗种子会有两面性,有意识的发挥利用才使得才干绽放优势;若是本能的滥用 或过度或压抑 会是困惑的根源。
正如维哲的那句“真正阻挡我们的从来不是能力不足,而是那些习焉不察又曾对我们有价值的内在模式”
其实不仅是困惑来源于优势角度。即便在生活中 好的事情也同时存在它的对立面,而那也是困惑的源头。比如,教师职业的优势在于稳定 同时稳定也会是困惑的源头。万事皆辩证。
基于优势读懂自己ing
如果你有困惑,想从优势的角度给自己一些思考 就来约一次优势探索之旅吧
我期待遇到有故事的你......
郑郑日上——Abby郑
我是生涯故事的陪伴者,“不急不缓”只为了陪来询者走一程,做一个“生涯故事的中立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