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当家长对孩子立规矩,孩子表现得毫不配合时,家长拿出了第一种大招:威胁和恐吓。说一些连孩子都知道不太可能真的去做的话,当家长发现第一招没有用,于是拿出了第二种大招:催促和唠叨。在持续的唠叨下,孩子可能会经不住,一时妥协,然而,难道家长愿意自己变成“唐僧”吗?
总而言之,家长最常使用的两种大招长期来看并没有用,因此,我们说的话是要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情形的。
达成约定并坚持执行
如何达成约定?
你需要提前告诉孩子,你的计划是怎样的,你打算怎么做,并告诉孩子TA应该怎么做,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界限在哪里?这就是一个约定,是对孩子和自己、还有对情形的尊重。
比如说家长在开车,车后座俩孩子打闹个没完,遇到这种情况,家长的心情都会很烦躁,吼也不是叫也不是,如何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
在出门前,家长需要和孩子说好:“当我在开车时,你们俩在后座打架,会影响到我开车,这是非常不安全的,于是我决定,要是你们俩在后座打架,我就找个安全的地方停下来,自己看书,你们俩什么时候不闹了,我们就什么时候出发。”
在这段话中,家长需要向孩子明确——开车时要保持心情平和,不在车上打闹是家长的底线,要是孩子继续打闹,家长会采取的行动。
如此一来,便能将约定和善而坚定地执行到底。
事实上对许多家长来说,和善并不难,但坚定地将约定执行到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实际操作中,会有以下两种情况,假设两位母亲分别对车后座打闹的孩子作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
第一位妈妈很愤怒又无奈,她不停地对孩子们说:“你们不要再打架了!再打我就停车了!你们谁都别想去公园了!”然而,车速没有放缓,她依旧在开车。孩子们听到去不成公园,可能会停止打闹,但是当孩子们看到妈妈依旧驾驶在去往公园的路上时,或许压根不会停止打闹。
第二位妈妈她没有说话,她只是缓缓地降下车速,把车停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接着她拿出一本书,真的开始读了起来,妈妈看起来风轻云淡。孩子们发现车停下来了,他们会嚷嚷,但妈妈只需要对孩子说一句话:“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然后就安静地闭嘴,继续看书。孩子们看到妈妈的行动,意识到打闹是行不通的,约定是得遵守的,于是他们停止了打闹,重新出发。
孩子们其实知道家长什么时候当真、什么时候不是,所以家长要避免带着情绪威胁孩子,真正地说到做到。
以前梅森爱看电视,一看电视就忘了时间,叫他吃饭也不听,我也尝试过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他:“梅森,该吃晚饭咯。”然而不仅收效甚微,我自己也感到很心烦。后来,我决定不去反复催促梅森吃晚饭,到了饭点,我就和他说一次:“梅森,再过五分钟我们就要开饭了,一起吃晚饭在我们家是很重要的约定,你尽快过来。”初期,梅森不会在五分钟后准时出现在餐桌边,那时,我和我的老公就很煎熬,忍着不去催第二次,默默地吃饭。结果过了5、6分钟,梅森出现了。那顿饭的氛围倒也不错,并没有因为梅森的迟到而影响什么。
再后来,梅森在我说过一遍后,能准时出现在餐桌边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发现,孩子实际上对父母的约定会有一个验证的过程,孩子想知道父母是不是认真的,如果我当时没有说到做到,反复地催促,梅森就会感到这个约定不是认真的,既然妈妈都没有守约,我为什么要守约呢?
所以,既然告诉孩子约定是怎样的,家长就该尊重彼此、尊重情形,说到做到,这样才能赋予约定价值。
贴士
1. 孩子知道你什么时候是当真的,什么时候不是;
2. 你坚持到底或是没能坚持到底的方式,体现着你的养育风格。骄纵型的父母很难做到坚持到底,因为父母无法忍受孩子的失望;强权型的父母往往过于强势,用惩罚的方式会引发孩子的叛逆;和善与坚定并行的父母做合理的约定,没有唠叨和说教,只有对彼此和情形的尊重,教会孩子正确的界限感并懂得合作。
3. 有时候最有效的方法是闭上嘴,安静地开始行动,坚定的眼神也能让孩子感到父母是说话算数的。
孩子的收获
1. 学会尊重约定并说到做到;
2. 尊重父母,信任父母说的话;
3. 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各位家长,你们说到做到了吗?在行动中,尝试不要唠叨而是坚持执行了吗?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界限,但管教有界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