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曾分析过“为什么中国人勤劳却不富有?”中国人勤劳却不富有的两个表现是:经济崛起,居民收入占比连年下降;工资增长落后于GDP增长。
陈志武分析原因是:经济自由度偏低,限制居民增收空间;征税过多既不利民富,也伤害内需;金融不自由压制创业空间;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老百姓分享好处有限。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许多项目其实是不收费的。比如看电视免费、图书馆免费、义务教育免费、公交地铁等象征性收费。
进一步市场化,就意味着许多领域开放允许民企,甚至外企进入。
以前许多免费的项目,比如电视节目,可能变成收费的。表明上看,事情是变坏了。但是以前这些免费的项目,要么是税收提供的,要么是国企提供的。这些项目有民企提供,税负或者国企的份额会相应下降。而且收费之后,谁使用谁付费,可以合理高效地把成本分摊到真正使用的人身上,而不是分摊到全民身上。而且收费也可以杜绝过度消费造成的浪费。
税负的下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直接和明显的,无须赘述。
越市场化,民营经济的范围越大,人们可以赚钱的道路也越多。垄断的资源回归市场,人们除了出卖劳动力之外,还有资本性收入。人们收入增加,持股的比例也会上升。
金融市场化,还会让中小企业、民企和中低收入人群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人们创业的能力也会提高。
人们收入的提高,国内的需求就足够强劲来驱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出口的依赖也会下降。
农民和工人是社会最底层,他们的子女大学毕业以后,去企业上班,靠出卖智力、体力赚钱,成为众多打工仔、打工妹中的一名。只要没有进入圈内,成为圈内人士,依然无法改变社会最底层的命运。所以才有无数的人挤破头想进入圈内,比如,考公务员、进入垄断性国企、进入供电局、银行等等。
进一步市场化之后,许多职业将由终身制变为合同制,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公开招聘,能者上,庸者下。而且可供选择的职业种类也更为丰富,职业之间不再有行政上的高低之分,只有满足消费者需求程度的差别。
总之,进一步市场,中国将成为贫富差距更小、更为富足和自由的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