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我的认知里,一个人年薪xx、买房、买车超厉害。崇拜商业大拿,是因为他们有人格魅力,但更多的是他们有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喝完鸡汤,心里也在默默盘算(当然也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接下来我要怎么怎么做,也尝尝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滋味!当然这种幻想随着现实临近被打的七零八落的,我是谁?我要干啥?
想想就觉得牛掰, 小时候我要考清华的,虽然我也不知道清华意味着啥,只知道大家都说好。结果高一的时候想法就变成了重本,高二的时候成了普通一本,高三的时候想着考个好点的二本也不错,结果差点连二本都上不到。
我和一群兔子朝萝卜飞奔,跑的慢了,还在心底埋怨自己为啥不跑快点,大家都说那是好的啊,实际上自己连为什么想要萝卜都不清楚。不知道你会不会有类似的想法,当然可能你会比我智慧的多。
出现这样狗血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我没有停下来去想终点在哪,只知道盲目赶路。另一方面是不知道外面有啥,所以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啥。
接下来咱们一块聊聊怎么打开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生涯四度
在聊这个之前,先说一个我觉得特别认可关于成功的一个概念:“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生涯上把生命分成了四个维度:高度、深度、宽度、温度,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朝着自己理想的生活越走越近。
高度是一个外显的维度,一个人走的越高,越多人就会看到他,他也就能获得越多资源、看到越多可能性。像马云、任正非这样的大佬就属于这类。选择高度=选择竞争,高处冷的很,记得多备件衣服。
深度是指的在思想、智慧、艺术或体能上不断精进的人,像科学家屠呦呦,在苦修中做到极致。
宽度是咱们打开和做好人生中多少个不同的人生角色,让他们既丰富又相互平衡,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温暖的人,就是容易给自己太多责任。
温度是咱们对于生命的热度,咱们对于生活有多大的热情,能多大程度活出自己本来的样子。像舞蹈家杨丽萍,就属于那种生命热度特别高的人,之前有幸在太原见过一次本尊,别人跳舞她跳命,得有多爱!
你看,除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们还有其他三个维度都可以选择,是不是又多了不少的可能性,但是哪一种我们又能说不成功呢对吧。最怕的就是心里选了一条路,非要绑着自己走另一条,每天挥刀自宫,痛苦死了。
32分游戏
事实上每个人的生涯并不是只能有一个维度,四个维度全都有,你可以先对自己的四个纬度做一个实际的评判,每个人最多只有32分,维度的分数越高,就意味着在这方面越有竞争力,每个维度最多也只能到12分。然后你理想的分数分配是多少,看看理想的分数和实际的分数的差距。可以试着玩玩。
刚开始玩这游戏,你可能还会发现其实我可以把每个维度都提升到。比如说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能力提升,职位提升,宽度增加,还更自由。不过精力还是有极限滴,我现在感觉就到极限了,啥也不是,熬夜熬的。这时候想在专业上面有所提升,管理方面就不容易保持进步,想在一个维度上提高一分,就必须得在另外一个维度减上一分。如果谁能过上既成功、又幸福、智慧、还自由,我打心底佩服。
我之前犯的完美主义,就属于那种期望自己在哪个维度都能拿到满分。就像能量是守恒的一样,生涯能量也是守恒的啊
所以,咋地,实际点!也别追求啥单维度的成功,容易断。
想想目前在你的生涯四度里,有哪个一旦改变,就能带动所有部分都改变,就发展那个。
提高效能
还有个在精力达到极限前的办法,提高效能。如果原来60分钟干的事儿,10分钟就干完了,那岂不是很开心。
高度修炼好像没啥说的,前期没深度,都立不起来。
深度方面,看看高手都是咋做的,跟高手学习,往往在咱们身边就有高人在。
宽度方面,找好角色重点投入精力,保证相处质量,比数量重要。
温度修炼:最起码找到一种让自己开心的方式。
大概就是这些了,接触生涯四度的人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当然我还在经历,刚开始打开了视角,发现了很多可能,修修补补。第二阶段就开始提高效能。最后第三个阶段,达到了精力极限,只能挑一个维度深入。
说是这么说,我自己也在探索实践,希望你能走的比我更快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