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进城打工的人群,越来越多,人们发现了一些很奇怪的现象:夫妻俩在城里买了新房,却分别在外打工,孩子丢在老家由老人带着,在老家上学,城里新买的房子一年到头空置在那里,也舍不得出租,就是过年时带着孩子在里面住几天。过完年,一家人又各奔东西,夫妻、孩子、房子,天隔一方,这样做值得吗?
其实,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值得不值得的事情,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是中国民族骨子里的一种执着。
有房才有家,无房不成家。想从农村来到城市,成为一个城里人,仍然是大多数农民所奋斗的目标。那么在城里买一套房子,那就是成为城里人的必经之路。可城里的房价太高了,生活成本也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夫妻俩外出打工,孩子在老家上学,城里的新房空着的无奈现象。
我记得情感老师陆琪曾在节目中说过一句话:我们都在准备生活,而不是在生活。当我有钱了,我可以去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当我有钱了,我就把爹妈接到城里,我们一起住……我们为了想过的生活,时刻准备着,但却没有想过,如何把现在过好。
生活是无法准备好的,当你有钱了,想去旅游时,可能会发现身体却不行了,无法长途跋涉;当你有钱了,想把爹妈接到身边居住,却发现子欲孝而亲不在……当夫妻俩把钱攒够了,想与孩子一起在城里生活,却发现孩子与自己的隔膜,孩子已经不愿与自己呆在一起了。
人们为生活准备着,却忘记了活在当下。当时过境迁时,问问自己:真的值得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