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4日@老码头
这次读格物致知,读出了三层。
第一层:何为物?
“心思身触,皆物也。” “人,亦物也”
一切都是物,没有“我”。我也是物。
作为有自我思考、万物之灵的人,总免不了认为自己是芸芸众生中,不一样的存在。
但作为被“格”的对象,我们自己,倒也没和别的物件有什么不同,反而可能因为掺杂了很多主观的情绪,而有许多的被“格”时的“瑕疵”。
我们“格”他人,总是免不了带着自己的主观“偏见”,“格”自己,更是很难不偏不倚,明心见性。
这么想来,“无我”,大概是“格万物”的第一步。
这样才不会以主观判断去judge别人,也不会因为自我存在感太强,而在审视自己时,太失偏颇。
第二层:何为格物?
“格者,为明乎物而尽其情,使不害于吾之正。”
走出了“无我”的第一步,态度应该是端正了。怎么格,是第二个难题。
《大学》也给了答案:尽其情。
哇,真是既意想不到,又觉得是要求颇高的答案。
以前抽离出来去看人看事的时候,总想追求“客观事实”,追求那个“对”的答案或者方向。现在好了,更重要的是“尽其情”。
看起来,要格好这个物,既要先“出来”,还要再“进去” -- 找到那个“情”,甚至发掘出“情”背后的那个“性”。
在我的理解,这个“情性”,既是人情(七情六欲,人之常情),又是人事物的本质。
要“尽其情”,既要头脑清楚,又要身段柔软。只靠“聪明”,是万万不行,还要智慧。
第三层:格物的境界
“故必有格物而得其情,使皆乐其生、适其序,而吾乃能即物之情,以顺人之情,而毋害于生、悖于序,方可以致其全知,发为上智。所谓仁则爱物,智则辨物。”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仍是山。说的应该也是格物的境界。
追求客观和事实,应该是“见山是山”
最后“尽其情”,想来是“见山仍是山”。
中间那段不上不下,应该属于“见山不是山”。
其实“尽其情”,对应的应该是“仁则爱物”的境界,才能使皆“乐其生,适其序”。
这句话让我感触最深,却最难以用语言表述出什么。
“智则辨物”,有智者众;“仁则爱物”,有爱者寡。
这中间跨越的,可能已经是认知的层次差异了。
其实从这个角度看,《大学》教的东西,仍然是认知层面。
我们知道要格物,尽其情,仁者爱物,但具体怎么格,如何尽,怎么才能达到“爱”,这中间的鸿沟,仍然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寻找方法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