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流行“下海”,社会精英们跃跃欲试,下岗工人离开铁饭碗也选择了“下海”。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以深圳为桥头堡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大幅的街头宣传画上是邓小平在深圳考察时发表讲话的情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深圳速度”一时间成为了大众时髦语。
我是所读大学实行并轨制前的最后一届毕业生,那时国家开始实行大学生不包分配,“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因为在国有企业上班拿到的工资很低,自己养活自己都难,加之明显感受到社会经济改革的浪潮袭来,我也按捺不住一颗骚动的心,离开了原有的国有企业,开始找寻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那时的我,年轻又有大学本科文凭,找工作也不是难事,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先后换过几家单位,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就这样匆匆忙忙过了二十年的IT打工族的生活。到如今,已是中年的我还在人才市场找工作,但是怎奈年龄太大,对于IT行业来说,过了35岁就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了。眼下,还有机会用打工来获取一点收入,但是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民营企业可以找个理由让大龄员工下岗,有时劳动法也保护不了弱小的个体。但是大龄员工下岗后如何再去就业?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这些都值得全社会关注。让每一个人能安心的过日子,不要让中年人担心没有尽其才的权利。的确,现实是残酷的,但我相信国家有力量、有办法去解决这些民生问题,不要让在寒夜里艰难前行的人看不到那点微弱的光明和希望。
现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极大丰富,大部分人不会存在生存问题,也能找到一份工作,但是每个家庭生活质量如何?生活的幸福指数怎样?就业方面是否人尽其才?研究生去跑外卖?我认为当前国家要解决的是公平、公正问题,如何有效共享资源问题,如何提升法治效力问题。让人们不在担心出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我倡议建立健全社会法治体系及民生保障体系,最大程度的激发劳动者的潜力,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