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磊少
01.
我们总是习惯于去要结果,却很少真正重视过程的意义。
经历过痛过再去描述过程的时候,总会显得云淡风轻,而听的人永远也不能感同身受,在他们看来,结果是好的,那你什么都ok,相反,就是loser。
但一般而言,往往过程更能体现出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常说,把过程做好了,结果只是附带,但如果没有好的过程,却总奢求好的结果,显然不科学。
遗憾的是,现在的人大都是结果主义者。这跟人们的急功近利心理分不开,因为大家都想要快点得到结果,所以往往忽略过程。
02.
追求好的结果固然没错,但千万别忘了,有因才有果。
正如最近朋友圈很多好友来询问怎么引流,怎么营销或者是怎么写作等等问题的时候,总是会问这么一句话:你怎么做到的?
我一般都会如实回答,12345,按照这个步骤去做就可以了。此时,给到我反馈更多的,不是她们真的会去做,而是觉得好麻烦、费事儿、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
所以我就想问了,你都不去走这个过程,凭什么要一个好的结果?
03.
我笔耕不辍小三年,才算勉强入门。而很多人一上来就想人尽皆知,大红大紫。凭什么?
从朋友圈随笔语录感悟,到日更连载,再到一年两三百篇千字以上长文,这个过程我走了小三年,个中滋味,只有我自己知道。而很多人只看到了我的结果,却忽视我的过程。
即便是我可以有很多经验和方法可以说,但我只能分享,不能代劳。这个问题,我想应该很容易理解。
任何的方法,都是可以学的。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你是否愿意,你是否敢于尝试,以及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坚持。
04.
我曾说过,方法永远都是为思维服务的。如果你只是执着于学方法,那就还是停留在“术”的层面,根本到达不了“道”和“势”的境界。
与其学别人的方法,不如去研究别人的思维方式。
其实过程和结果的辩证关系也如此,过程才是我们需要去学习和研究的,结果只是顺其自然的附带。如果你只看结果,是不可能真正有进步的。因为真正有营养的,都是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而非最后那个干巴巴的结果。
举一个不是很高雅的例子:
就像别人嚼过了的东西,再喂你,你愿意接受吗?相信只要头脑还正常,应该都不会欣然接受。而我们在这里探讨的过程,也同样只有你自己亲自去实践了,才知道其中的道理。不然给你再多的方法,都是徒劳。
05.
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可以“拿来主义”,固然可以省时省力,但你可能始终只能在外面蹭蹭了。
不反对借鉴经验和方法,也支持勤学多问,但千万不能因此而去依赖,懒于思考,止于行动。
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是打着“不懂就问”的幌子去坐享其成。
因为大多数的问题,还不至于会难到不能解决。所以往往就是多往前一点点,问题也就解决了,但很多人总是假想无限放大困难,且总想着能不思考的就不去思考,能不动手的就不动手。
06.
学会思维比懂得方法重要,体会过程比直面结果更能让人成长。
当然,每个人对“思维”和“方法”,以及“过程“和“结果”的理解都不一样。但倘若想把自己再拔高一个层次,就得换一种思考方式,进行认知的提升和革新,不然就只能原地踏步。
所以有一个比较中肯的建议,在问别人之前,先自己动动脑,动动手,实在无能为力了再去请教。而对于过程和结果,不要执着于某个假设的美好结果,更应该体会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毕竟,结果都只是把过程完善之后的自然呈现,没有过程,何来结果?
(原创不易,若觉可读,欢迎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