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名让人困惑,拿到时甚至不知是小说还是别的哲学类什么,连翻一下目录的兴趣也没有,书放在桌子上两三天了,一共给了三本,但那两本看起来更不感兴趣。一天一个同事看到了这书,认出是一本外国名著,一说到名著就又很头庝,马上就在手机上翻出自己对名著天生头庝的感受给她看......不过有了上次看那本《华尔街曰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的底,想着再不喜欢也不会比这个还枯燥吧。
书很旧,封面折叠处己经裂开了个大口,只好用宽透明胶贴上,有一页已经完全与书脱开,翻书时就常常掉出来,后来掉的次数实再太多了,就干脆把它当了书签。
这本外国小说中的人名到没想象中的那么混乱难记,因为总共也没几个人物。书中的故事是以第三人视角写的,可能这样便利作者以旁观者清的角度来剖析人物。书中的故事很简单,烧脑的是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问题,什么"牧歌意识"、什么"媚俗主义"、"撒旦主义"、"伟大的进军",书的最后几十页是一个人(应当是个名人)对作者及本书的解读和评价,不看还好,一看连觉得看懂了的故事都不再那么确定还懂着了。
书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哲学问题"永恒轮回",然后就是对这一"永恒轮回"的批判,再然后是对生命之轻重的论述,再再然后故事展开。大体上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就象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争斗一样,有爱情的地方就一定有背叛,这些都正象作者所感慨的那样: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所以爱情也就在一次次的尝试中背叛着上一次。人生也一样,“人生好象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的生命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这生命之图画实在是太过潦草了,那匆匆一笔,竟然就是你为之追求、为之奋斗一生的命运轨迹,还没来得及思考就已经完成了,它无论是荣耀还是灰黯,你都无法更改、无法修补,所以对于你所选择的道路,根本没有机会去比较其好坏!而使我们必须这样走的理由,也许就是你命中注定的“非如此不可”。
这“非如此不可”是加载在我们身上的一道命运的符咒,那或许就是你最想要而不能得到的部分,是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我们总是会在一个地方反复犯着相同的错误,反复重演着同样的悲剧,我们正是从这反复重演的悲剧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潦草画图,看到了自己的本性。
翻过书,背面书皮上写了一段书里的话: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人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他就越真切实在。相反,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的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他运动也会变的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是轻?
噢,那是选择重呢?还是选择轻呢? 还是选择轻呢?
我非要如此选择吗.....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非要如此选择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