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全人源单抗制备之(1)-- 杂交瘤技术

全人源单抗制备之(1)-- 杂交瘤技术

作者: 熊猫人和熊猫猫 | 来源:发表于2022-09-28 20:16 被阅读0次

1. 传统杂交瘤技术简介

杂交瘤技术是最早诞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也是大家最常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法。
(1)免疫动物: 小鼠 or 兔子,免疫动物脾脏中,与目标 protein x特异性结合的浆细胞会大量扩增
(2)细胞悬液制备:解离免疫动物脾脏获得单细胞悬液 or 直接获得骨髓、外周血
(3)分选得浆细胞:流式分选 or 磁珠分选(小鼠:B220阴性、CD138阳性)
(4)细胞融合(浆细胞+骨髓瘤): PEG融合技术,电融合技术
(5)杂交瘤筛选:HAT培养基(骨髓瘤细胞由于营养缺陷无法存活,B细胞无法传代培养,只有杂交瘤细胞同时具备了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无限增殖的特点,可以通过HAT培养基筛选)
(6)阳性克隆筛选:抗原抗体杂交(梯度稀释至每孔最多只有1个细胞;加入带标记的抗“特异性抗体”的抗体;筛选阳性反应强烈的细胞)
(7)杂交瘤细胞的增殖:体外培养(培养瓶) or 体内培养(小鼠腹水)

杂交瘤技术简介

人源化小鼠 在提高抗体亲和力和疗效方面有很大优势,同时也没有免疫排斥的顾虑。全人源抗体获批的临床应用也证明,在成药性的相关指标评价中,由人源化小鼠开发的抗体药物表现更好。

2. 杂交瘤开发平台注意事项

2.1 动物免疫

动物免疫的效果直接决定了阳性单克隆抗体的筛选数量及品质

2.1.1 优化免疫原

(1)优选免疫原:具有高纯度的重组蛋白、偶联多肽、偶联小分子
(2)非蛋白特殊抗原作为有效补充:特异性表达靶点蛋白的核酸,细胞,病毒等(接近天然蛋白)

2.1.2 选择适当的免疫方案

(1)免疫方式:皮下;腹腔;静脉;脾内;淋巴结
(2)免疫周期:常规免疫流程;快速免疫流程
(3)免疫佐剂:弗氏佐剂;磷酸铝佐剂;氢氧化铝佐剂;水包油类佐剂

2.2 杂交瘤融合技术

(1) PEG(聚乙二醇)融合:PEG破坏和干扰细胞膜结构,使其结构发生重排,相邻的质膜重排修复时互相合并在一起,从而使相互接触的细胞发生融合

  • 影响因素:PEG分子量;使用浓度;处理时间;反应温度
  • 缺点:融合效率低,对细胞伤害大
  • 优点:价格便宜,操作简单

(2) 电融合:在高频交流电场的作用下,细胞呈串珠状排列,相邻的细胞呈点接触状态,然后施加方波脉冲予以刺激,使质膜发生重拍,相邻细胞完成融合。

  • 影响因素:电场强度;脉冲次数;电脉冲作用时间;间隔时间
  • 缺点:仪器价格昂贵
  • 优点:融合效率高,融合后细胞损伤小
2.3 阳性克隆筛选流程

将目的靶点蛋白包被在酶标板上,加入需要检测的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和酶标二抗、显色底物进行显色,根据吸光度的值判断阳性克隆


常规ELISA筛选流程
2.4 抗体生产

针对 鼠源单抗 可以使用以下方法生产:

(1)动物体内生成法(小鼠腹水法)

  • 操作简单
  • 腹水中的抗体浓度高、滴度好
  • 抗体中混杂小鼠杂蛋白(包括Ig)难获得高纯度抗体
  • 容易引入动物病毒污染
  • 动物牺牲量大

(2)体外培养法

  • 制备抗体品质高,不含杂蛋白、不含动物病毒污染
  • 纯化方便
  • 适于大规模生产制备
  • 无动物福利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全人源单抗制备之(1)-- 杂交瘤技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ec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