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农业老龄化之后,以后的地谁来种?

农业老龄化之后,以后的地谁来种?

作者: 搜了农业认养模式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10:40 被阅读0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开展,大量乡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乡镇,在许多地方,老年人成了种田的主力军,老龄化逐渐成为农业开展的隐忧。年青人都不肯种粮了,也不会种粮了。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广大的土地和大量的人口,农业更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你知道农业老龄化吗?

农业老龄化是指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成为务农主力军的社会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开展,大量乡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乡镇,在许多地方,老年人成了种田的主力军,老龄化逐渐成为农业开展的隐忧。年青人都不肯、也不会种粮了。

二、农业老龄化将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土地粗放运营 撂荒现象日益严重 生产率下降

留守乡村的老年人大多只选择生产条件好、离家近的田地耕种,离家远的坡地和旱地则撂荒。原来一年能够种两季作物,现在也只种一季。许多农人种粮就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口粮需求。

2.农业开展后劲不足

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很难把高素质人才招引到乡村来,后继乏人是我国农业的潜在威胁。现代化农业需要懂技术、会管理、能够掌握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人才,而目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老龄劳动力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3.劳动年龄老化 乡村劳动力资源不足

中国务农人口均匀年龄在40至50岁,再过10年,将达到50至60岁。国家在提高农人种粮积极性方面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也未从根本上留住农人外出打工的脚步,种粮农人老龄化的趋势还将持续。

4.农产品供给缺少 价格将持续上涨粗放运营,产出比率低,农产品供给呈现了较大缺口,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

三、农人老龄化之后 明日谁来种田?

化解“明日谁来种田”的难题,关键便是让农人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招引人的工作、有奔头的工业媒体报道,重庆一位猕猴桃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最近遭受了“高龄农人”的苦恼。这家合作社流转了800多亩土地,雇的农人均匀年龄在65岁以上,在30多个“高龄农人”中,患有高血压的就有七八个,合作社专门买来血压计,下地前要先给农人量血压。

为什么不请壮劳力?这位理事长说,乡村劳动力紧缺,曾经农忙才缺工,现在一年四季都缺人。二三十岁的年青人不会种也不肯种田,四五十岁的多在外地打工,剩下种田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

乡村劳动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已是我国乡村的普遍现象。尽管这些年来新型农业运营主体开展迅猛,但在田间劳作的大多还是老年人。年青人不肯务农,归根结底还是农业的招引力不足。

一没“钱景”,辛辛苦苦忙活一年,一亩地的收入还不如打几天零工挣得多;二没“前途”,当一辈子农人,种一辈子地,有啥奔头?

当前我国经济开展进入新常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农人老龄化的苦恼,事实上便是“明日谁来种田”的难题。破解这一难题,关键便是让农人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招引人的工作、有奔头的工业。引导传统农人向新型职业农人改变,将成为解决我国乡村劳动力缺少的重要手段。

实现这一改变,需要乡村改革持续发力。深化乡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运营方式,引导土地运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积极开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运营。积极稳妥推进乡村团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乡村团体产权,赋予农人更多财产权利。还有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乡镇化等改革举措,都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让资源在城乡下配置更均衡,招引更多的年青人回乡创业。

实现这一改变,要积极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央乡村工作会议和1号文件都提出,要把工业链、价值链等现代工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工业融合互动。不只要用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来改造传统农业,还要把目光放得更深、更远,不再局限于一次工业,初加工、精加工、销售、流通、休闲观光……延长的工业链条上能够细分出无数环节,衍生出无限的增值机会。农业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实现这一改变,必须加大对新型农业运营主体尤其是新型职业农人的培育力度。要创造条件让年青、有知识、有技能、懂管理、会运营的新型职业农人成长起来。为其创造良好的开展环境,增加种粮补贴、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培训,完善社会管理和乡村金融体系,让他们安心留在乡村开展。同时还要拟定、完善相关政策,营建尊重种田、尊重农人的社会氛围,招引更多的年青大学生或其他有志于农业的年青人,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和资金奖励,引导他们到乡村就业创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农业老龄化之后,以后的地谁来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ef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