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遮住的蓝天: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书籍给了我快乐,也给了我痛苦,所谓快乐,是现实中我没有什么朋友,特别是目前所在的城市,大家把我当是异端,一举一动都被人提防着,估计还定期、定时向什么人汇报。我对周围的一切人事都很敏感,十分警惕,不信任任何人,也没有伤害过什么人,有什么样的遭遇,就会有什么样的防御。一直充实我精神空虚的基本是文艺方面的东西,有钱人或许会去吸毒,书籍是我其中的一种,其他如影视、汉服、歌曲等等。如果书籍可以定义成活体的话,那么它就是我的知己,我的良师益友,古人觉得读书日后可以出人头地,可以得到女子的芳心,所谓颜如玉、黄金屋,可我读书,就是精神娱乐。
所谓痛苦,是因为我的狂热、我的执着一直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和接纳,特别在福建,如闽北成长的农村,和后来的福州,很多人除了冷嘲热讽,就是落井下石,甚至咄咄逼人,拳脚相向,感觉自己的生命总是处在摇摇欲坠的边缘。读书可以启蒙一个人,每个人读书后的接受能力都不一样,我更欣赏那种刚直不阿,浩然正气的正人君子,或是不朝天子,不友诸侯的超脱高士,或是出口成章,满腹经纶的才子佳人,当然,我绝不会欣赏乱臣贼子,男盗女娼。福州一些看不惯我有文艺气的人,却对流氓、野蛮的人事满不在乎,如此惺惺相惜,只能说他们是一丘之貉,或是崇拜导致了是非不分,当然,这些人对众生苦乐也是不以为意,反正受害的不是自己。
历经了两次被文化摧毁后,我已经穷困潦倒,没什么经济实力再去把丢掉的书籍再买回来了,只能凭借手机去温故知新,重新阅读,我的求知很曲折,毕竟我的人生本就是很曲折的。人活着,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只要明白天空本质是蓝色的,就不要担心那些笼罩在天空上方的乌云,那都是暂时的,欺骗不了,也麻木不了清醒的人,天空就一种颜色,蓝色。也许我的求知之路已经走到头了,但是我相信,还有很多后来的人,一定会披荆斩棘,甚至敢于逆流而上,他们会像我一样坚持下去,鄙弃一些东西,坚守一些东西,有时候叛逆也是一种单纯的直接表现。
总会有人把我追求的东西给完成,把文化发扬光大,把思想传习下去,从古到今,一直都有这样的知觉者在奋斗、努力,思想上也一样孤独。其实我们都在做同样的事,都有过澄清天下的雄心壮志,有过义愤填膺的呐喊,都试图去挽救自己所处在的时代,都不想被自己的时代给玷污,那就像一个将要倾塌的时代,至少人性是如此。一些人被自己的时代给吞噬,连独善其身都困难,最终默默无闻,遭人误解和遗忘,;一些人终于释放光芒,犹如星子璀璨,引领后人,成为激励后人的导师。
我最近读书还是在读《续资治通鉴》,已经读了两个月多了,只读到七百多页,这速度真的很慢,像是蜗牛蠕动。以前在帝都读书,外力几乎影响不了我的热忱,在地铁里,在公交车上,我都是站着,手不释卷,手里还拿着一支笔,勾出生僻字,在重要的部分下面画线,时间久了,公交车的售票员,乘客都认识我这张熟脸了。当时,一本书不到一个星期就可以读完,看书的薄厚,像繁体字版的《明史》,一本约三百多页,四五天就能读完,有时候是三天。想想现在人在福州,生活根本没有什么乐趣,工作经常被人破坏,剥夺,直接影响了心情,时间也一直在荒废,不能正常的读书求知。
人和牲口的区别在于,人能思考,人有思想,有自己的理念,还有抱负,牲口却没有,每天就是吃饭睡觉。人如果只能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没有精神文明,那和牲口又有什么分别呢,这难道仅仅是个人的悲哀吗,难道不是整个民族的悲哀。我的精进是否是在给自己一个做人的机会,可我却是生活在一个只能做牲口的环境里,每天都在为温饱挣扎着,如果做牲口让活,做人不让活,那么众生又该怎么选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