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够证明一个与现实世界有关的命题正确么?——兼谈在辩论中说服他人。
数学里的证明问题一提到证明,相信很多人会想到数学里的证明题。在我小时候,也会执拗地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问题就像数学里的证明题一样简单:所有命题的是非对错,都可以用理性的逻辑推理判断清楚,或者在教科书的后面找到标准的答案。但实际上,这个世界并没有这么简单。
逻辑推理和论证只在一些封闭的虚拟系统里才有价值,比如数学,以及一些具有封闭逻辑系统的理论。数学本身很有价值,并且很可能是自然世界终极运行规律的投影(对形而上学的追问),但是毕竟数学理论和现实世界不同,需要我们去寻找哪条数学法则能够完美地解释现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不是科学,而只是一个逻辑自洽的系统。
现代哲学从休谟和康德开始就已经否定了纯理性思辨证明或证实的价值,实际上目前我们只有科学这个有价值的探索世界的工具。但是很可惜,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蹩脚的实证主义工具,只能够证伪,却不能用来证实。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基于已有观测的一种描述,这种描述必须具有可证伪性。只有可证伪,才能够在有新的观测数据时判断原有理论是否还是不是正确,选择继续坚持原理论还是建构新的理论体系。这种可证伪性是科学的本征属性,导致基于科学只能够证伪,而不能够彻底的证实,或是证明某个命题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至多只能给出某个结论的可能的概率,例子如证明转基因无害、气候变暖是人为导致的、希格斯粒子存在,这些东西都没法彻底证明,只能通过观测给出个正确的概率(可笑的是很多人看到给出结论置信区间,显著性水平和可信度的时候,还觉得为什么不能够给出一个100%可信的证明)。
实证确实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休谟已经说明,人类所谓的理性推理实际实际上并不能证明任何东西,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实际也说明仅从逻辑自身我们并不能解决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在18世纪,大家已经明白大家也许永远无法证实自己完全理解了这个世界,只能用实证这个蹩脚的东西去不断逼近。我们不是说科学是完美无瑕的,而是目前没有比科学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的工具。我们永远也无法证明我们的地下室里是否有一头隐形的喷火怪龙,但是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只要我们没有观测到,就可以忽略它的存在。只有它真的影响到我们,它的存在才有意义。
很多伪科学和玄学都是根据科学的局限性来批评科学,鼓吹自己的理论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局限性。实际上,科学的局限性确实存在,而这些伪科学和玄学其实并不能解决这些局限性问题。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实际上我们不能够证明一个与现实世界有关的命题是正确的,也即无法证实。这个问题给我们日常的讨论和辩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使得我们很难去说服他人。除此之外,辩论本身的一些特性也使得辩论很难达到说服他人的效果。下面,我试着将现在辩论和说服他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列举一下。
(1) 我们每个人在判断一个与现实世界命题对错的时候,凭借的往往不是纯粹的理智和逻辑,而是利益、情感和信念一类的东西,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前面的博文(思维(意志或灵魂)到底真的存在么?)说过:悲观地讲,我们人类的思维、意志或灵魂很可能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而更像是依赖于人类机体运行的一台机器。我们所思所想,都是基于我们的经历的事情和阅读的书本。人们在判断一个命题对错的时候,基本都是瞬间做出决定的,只有在对结论表示犹豫,或者为了表现出公平公正的时候,才会试着去寻找逻辑关系和论据。而在这下结论的一瞬间,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去理清逻辑关系和寻找到所有的论据,更遑论去观测、观察是否有反例。因此,我们对问题的是非对错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利益、情感和信念一类东西,主观做下的判断。这里面有很多基于动物进化,趋利避害的原理在里面,即使是那些希望超凡入圣,超越阶层、团体和族群进行判断的人也很难实现完全的基于理智和逻辑去判断。即使心中一直默念保持中立和公正,对命题对错的倾向也会在不经意之间跑出来,而这些都是基于经历的事情和阅读的书本。此外,即使放下最初的判断,开始用理智和逻辑对命题的对错进行检省,也会受到人本身逻辑思考格式塔倾向(完型倾向)的影响,也会有意无意地忽略负面证据的存在。
(2) 词语和定义的混乱。我们在辩论时,辩论双方使用的语言、词义和对具体事物的定义都可能不同。巴别塔不仅仅变乱了我们的语言,即使我们使用同一种语言,我们对词语和定义的理解也很难达成一致。很多讨论,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沟通和相互理解对方的词义上。
(3) 即使仅仅是逻辑上的证明,理解证明过程和论据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同理发现论证过程的错误也同样需要这些知识。论证和证明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完全理清思路,不错用论据,则更难。现代的数学命题,很多论证过程需要非常多的数学知识,非专业人士很难完成,甚至能够发现论证过程的谬误都需要专业人士。这种知识的壁垒就决定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简简单单地得出正确的命题判断。
(4) 我们在写文章和辩论中所使用的方法很多是弱论证,而不是强论证。我们在学习写议论文和辩论赛训练时,老师都会告诉我们要有论点,然后找到论据,寻找各种新闻报道资料、数据,名人说过的话和事迹来辅助证明。事实上,这种证明方式是非常低效的弱论据。我们的判断事物的正确与否实际上只依赖于真实的观测,而权威的话,别人的说法,只能够用来参考。我们只能相信权威的话,比普通人具有更高的可信度;而当权威在某一方面不那么正确时,这种弱论据实际上毫无价值。
(5) 在辩论过程中,信息接收程度和舆论广播能力大大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在辩论过程中,人们很难全面接收到某一方观点的所有的论据和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仓促做出错误的判断概率很大。尤其是在论坛的情况下,很多旁观观众只是突然闯入,只听到只言片语就骤下结论。这样的旁观者是很难说服的。另一方面,传媒的影响力对辩论旁观者影响极大。虽然说有理不在声高,但是当大量的言论和观点铺天盖地而来时,仍然会让人产生大多数人被说服,从而产生从众心理。
(6) 辩论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魔术技巧(Magic tricks)。我其实非常不喜欢辩论赛,因为我觉得大多数辩论赛的命题实际上是有答案和倾向性的,这样就会对辩论的某一方非常不利。而辩论评判者的观点也会对最终结局产生更实质的影响。而且,辩论赛不解决问题、不探索真理、辨明是非,而更试图营造一种势均力敌、大家争论不休的氛围。最后,辩论中充满了诡辩、回避问题、偷换概念的辩论手法,这些都是理清真实情形的大害。这种东西,就好比做魔术。魔术手段固然高超,但是如果把这种魔术表演来证明什么事情,则必然是错误的。我们的亲眼所见,未必是实在。通过种种trick,可以用言语引导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使得我们远离真相。
这篇短文的结论是:我们不能够证明一个与现实世界有关的命题正确(不能证实,只能证伪),而在辩论中说服别人也是相当困难的,这里面会受到利益、情感、信念和语言定义的影响、需要有专业水准和抵抗传媒攻势的能力、需要认清辩论中的各种魔术手段,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事实上,大多数人没有或者缺乏兴趣这样去做,这就导致被蒙蔽的人必然是大多数。我们在很多时候,为了赢得辩论的胜利,就不可避免地会去使用(4)、(5)、(6)中所述的论辩手段。
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