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与身边许多朋友存在这样的思想观念并非偶然,这种思想是我们所处地域文化的附加品。从降临到这个世界的那刻起,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接受到的一切信息,包括文化的熏陶以及其附加品,都在潜移默化地同化我们的思维模式。
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主导了几千年的社会道德方向,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礼”、“义”、“仁”、“智”、“孝”、“忠”、“善”等观念的传播,更是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可是,每一件事都是有利有弊的,观念文化也是一样的。“礼”字重尊卑;“义”字谈恩怨;“孝”字更是把父母之命,放在首位。几千年流传下来除了良好的道德观之外,还有沉淀了几千年的阶级尊卑观念,那是独立人格也难以挣脱的束缚。
公司新来的同事是个废青(二)在古代官僚等级时代,就存在官官相护式复杂关系网。维持该网络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或官与官之间的恩惠往来,并且双方都愿意遵守知恩图报的社交准则。大致模式是:上级帮下级打通向上升职的通道,下级选择依附上级,支持上级的主张和工作。这种依附式关系让个人和整个利益集团捆绑在一起,个人可以借集团平台快速攀升,达到别人通过正常方式需要十几年,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达到不了的位置。这种现象给人们造成只有借裙带关系,或者依靠他人帮助才能快速达成目的的心理定势。但是这种关系产生的后果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长此发展下来,下级依附者的独立见解都会消失,独立人格渐渐转变成依附型人格。在选择依附他人那一刻起,本和别人平等的社交关系,突然就变成尊卑式关系。在依附他人期间,被依附者的立场才是最大的,依附者的个人情感诉求始终要为被依附者的利益让路。因为被依附者利益无法保障,依附着的利益更是无获取的可能。选择去依靠别人,就是将自己的自主权拱手让出去,再从别人身上换取一份对他无足轻重的东西。至于值不值,那就是个人价值观的事情了。小刘完全没有意识到,每找我帮一次忙,他的社交地位就降一点。倘若他也遵守知恩图报时社交准则,那么等积累到一定时间,我骂他几句,他都不好意思反驳。面对我的时候,他的人格是不独立和不完整的,因为他曾有求过我。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特别注重家族式关系网的建立和维护,一个家族在面对困难时,血缘关系往往是最可靠、最值得信任的。在古代,许多家族也通常用联姻的方式来增加家族的实力,或者解决部落与部落之间的矛盾。由此,很多人错误地觉得家族关系是最可靠的,甚至凭借血缘关系去索取家族所拥有的资源。家族式关系网重伦理尊卑,家族资源也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中。这少数的人有可能是父母,也有可能是哪个亲戚。不管是什么样的关系,想要获取什么,总要凭点什么。要么放弃自由和个人情感诉求,要么牺牲独立人格。那些喜欢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人,他们总是愿意用独立地人格去取索取、去要。总是沉浸在快速获取的快感中,却没认识其获取的本质靠的是别人的施舍。
发小辰光有个朋友二叔开矿场的,因为生产需要,公司准备培养一批地质勘查员。以后根据个人自身能力,可以往公司技术高层发展。勘察员招聘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只需要年纪不超过三十岁,学历中专以上即可。公司公费面试合格者去省会某大学进修,获取相关专业证书和大学毕业证,学习期间每月提供两千元生活费。唯一的限制是,毕业后必须在公司干满6年,根据个人能力给予相应待遇。辰光的朋友强烈推荐他去,并表示可以通过二叔的关系免除他面试环节。可人家嫌每个月两千块不够用,不愿意去。再说说辰光,初中毕业后因为没什么专业技能,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只能跟着工程队四处打工,这些年也没存到什么钱。进入这家公司去大学进修,对他的人生来说是一次很重要的转折点。可他并不觉得这个机会的可贵性,思想上更倾向别人直接送给他一百万或者安排个高薪体面的工作。
生活中发现很多人总是沉浸在救世主、英雄的传说中。但他们给自己的定位不是英雄或者救世主的角色,而是等待被拯救的弱者。很多人明明身边出现了可以自救的机会,只需要自己付出一定的时间和努力就可以达到。可他们却更愿意等待救世主来拯救他们,更相信只有救世主或者比自己强的人才能让自己摆脱困境。他们宁愿很多年才遇到的一次机会白白从身边溜走,也不愿去努力。我真的不好判定,到底是该责怪他懒惰,还是该责怪传统文化的缺陷面给他带来的思维束缚。
事实上,在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压力很大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在努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有谁会去在意一个小人物的悲哀。不改变思想观念,还抱着“靠”、“等”、“要”思想的人。不仅在社交地位上低人一筹,还会与社会整体发展趋势严重脱节,甚至被社会淘汰。在面对新时代和新的社会环境,自立自强才是我们立身之根本,也是我们获取自由与财富的动力之源。
网友评论